胶体化学的发展史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

ID:35433858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_第1页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_第2页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_第3页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_第4页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体化学的发展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胶体化学的发展史一.胶体化学的简史与内容胶体这个名词史由英国科学家ThomasGraham(1861年)提出来的。那时近代的分子运动理论才成立,其应用只限于气体。Graham最早将此新理论应用于液体体系,他系统地研究物质在液体中的扩散。他用的仪器极为简单,将一块羊皮纸缚在一个玻璃筒上,筒里装着要试验的溶液,并把筒浸在水中。Graham用此种装置研究许多物质的扩散速度,发现有些物质,如糖、无机盐、尿素等扩散快,很容易自羊皮纸渗析出來;另一下物质,如明胶、氢氧化铝、硅酸等扩散很慢,不能或很难透过羊皮纸。前一类物质当溶剂蒸发时易于形成晶体析出,后一类物质则不能结晶,人多

2、成无定形胶状物质。于是,Graham把麻一类物质称为胶体(Colloid),其溶液称之为溶胶。胶体源自希腊文的KoUa(胶)。虽然胶体化学的历史一•般皆以1861年为开始,其实,在此Z前已有一些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作过胶体的研究,只是较为零星。例如,意大利化学家Selmi(1845年)曾制备了氯化银、硫和普鲁丄蓝在水屮的假溶液,这些溶液外观透亮或微呈混浊。他认为溶液屮分散的质点比通常的分子來得大。Faraday(1858年)曾制得红色的金溶液,并发现溶胶对光冇散射作用,此即所谓的Tyndall效应。Faraday制备金溶液时,十分强调所用器皿与药品必须非常干净。经他仔

3、细制得的金溶胶保存到20世纪二十年代才沉淀出来。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胶体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更早,儿乎和人类的文明一•样悠久。在有历史记载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制造陶器;在夏禹Z时就会酿酒;至少在周朝初期,人们就和用胶;在汉朝已出现用天然高聚物——纤维造出来的纸;在示汉又发明了墨。这些都是胶体应用的生动实例,也充分说明我们的民族时富于创造性的。在占埃及史中冇湿木裂石的记载;中古的炼丹家已知道制备金汁,这是悬于水中的微粒金。和许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一样,这些发明者的姓名现在已不可考。在GrahamZ后四十多年,俄国化学家Benmaph用200多种物质做实验,证明无论如何物质

4、既可制成晶体状态也可制成真溶液,在酒精屮则可形成胶体溶液。因此,晶体和胶体并不是不同的两类物质,而是物质的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由扩散慢和不能透过半透膜这些特性可以推断,胶体溶液中的质点不是以小分子,而是以大粒子的形式分散在介质中。这些胶体溶液在重力场中不沉降或沉降极慢,表面分散的质点额不会很大。总起來讲,胶体质点指的是至少在一个线度上,具人学在lnm至1pm之间的质点,当然这个大小的界线多少带有点人为性。简言之,胶体是指高度分散的分散体,胶体化学则是研究胶体体系的科学。胶体化学与化学的其他分支的不同Z处是,后者的研究对象均属小分了,而胶体化学除了分子Z外,更注意胶

5、体大小的质点。自上述内容可知,胶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散的质点和介质之间由很多的相界血。以直径为10mn的球形质点來说(例如金溶胶或者二氧化硅溶胶),当质点总体积为lcm3时,其而积为600m2,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胶体的许多性质,如稳定性和电学性质等,与界面能冇密切关系。因此,对界面性质的研究很早就成为胶体化学的内容。后来表(界)面研究的范围口益扩人,凡事与界面启关连的体系与过程皆成为其研究对象,例如从人工造雨、矿石浮选、染色、防毒、水土保持到吸附与催化等,所以有一段时期胶体化学被称为表而化学。现在我们知道,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各有侧重。当我们把注意力放

6、在物质的界而特性上,此即表面化学。倘若我们把细分割的物质当成一群质点构成的分散体加以研究,即为胶体化学。虽然胶体质点可以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质点中不能只有一个分子。将明胶溶于水中或将橡胶溶于卬苯,皆分散成单独的分了。这些分了的大小合乎胶体质点的标准。由于人小相近,这些大分子溶液(分子溶胶)与胶体溶液(相胶体)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和相同的研究方法,例如动力性质、光学性质、流变性等,因为这些性质往往只和质点的人小、形状冇关,与相界面存在与否却是无关的。因此,大分子无聊化学(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化合物等牛物大分子)很自然地成了胶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此种体

7、系与经典胶体,如胶状金、As2S3溶胶也有很多不同Z处。以金溶胶为例,金必须加工方能成为胶体;褶了胶体只是暂时稳定,迟早要沉淀出来;将沉淀再悬浮于水屮,不能再得到胶状金。甲苯中的橡胶却可长期稳定,不会沉淀;儿时蒸干溶剂,得到的固体再溶于甲苯中,乂可以得到原来的溶液。换言Z,金溶胶是不可逆的,橡胶体系则是可逆的。自热力学观点,前者是不稳定的,后者是稳定的,是真溶液。自质点与介质的亲和性來看,前者为憎液胶体,后者是亲液胶体。由于高分了材料的迅速发展与日益重要,人分了物理化学已扩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原因和性质上的紧密练习,大分了溶液仍是胶体化学研究

8、的一个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