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华渔歌子教案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

ID:35446100

大小:59.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_第1页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_第2页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_第3页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肖艳华渔歌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鍛鱼肥。青筈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教学详案一、由画面入手,走入《渔歌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云雾缭绕,一群洁白的鹭鹭扑腾着翅膀,飞向青天,近处,桃花盛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这节课我们来学一首词《渔歌子》,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板书题目,作者)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渔歌子”是词牌名,词的词牌名与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但有些却有联系,如张志和的《渔歌子》。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猜一猜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吗?(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表现了悠然自

2、得的生活情趣。)是的,“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原来是唐代坊间的名曲,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垂钓者所唱的渔歌。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前两遍要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词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要注意把词读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了吗?开始。1读准:“西塞山”的“塞”是多音字,念Sdi,“白鹭、蹶鱼、筈笠、蓑衣”四个词语中都有生字,但她读准了。谁再来读一读?2读出停顿。你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在读词时,句子中间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3读出词的味

3、道。4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懂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三初探:寻找“词人”的影子1孩子们,你们读得很认真。不过,你们知道吗?这首词里还藏着词人的影子呢!你能从词中发现词人的影子吗?你从哪里发现了?(青筈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找到句子后谈感受。谁来读这一句?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一位老翁带着青色的斗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是的,作者抓住垂钓之人的背影,所带,所穿,寥寥六个字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足见作者的描写多么的精到。3不过,“青薯笠,绿蓑衣”留给我们的只是背影而已,我们

4、看不到他的神情,你想想此刻雨中的垂钓人应该脸上的神情是怎样的?(悠闲自得、逍遥自在)联系上下文说说。(悠然自得、自由自在)(1)引导: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之下钓鱼啊?(斜风细雨)斜风细雨是一番怎样的景彖?用自己的话说说。(2)虽然湖而上吹着乍暖还寒的风,还下着斜斜的细雨,他依然写道——青筈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3)“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想回家)从“不须归”你读懂了什么?4为什么张志和不须归呢?同学们,想像一下,细密的雨丝飘落山间,飘落湖而,泛起层层涟漪,柔柔地风温柔地抚摸着诗人的脸颊,一叶小舟停泊于江

5、上,诗人坐在小舟上,静静地吊着鍛鱼,这是种怎样的生活?(悠闲自得)是的,张志和就喜欢这样的垂钓生活,就喜欢这种悠闲,这种自在。因此,他写道——青筈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让作者不须归呢?6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景美?四想象画面,深入感悟1张志和不仅是著名的词人,还是有名的大画家。他常常把画画的技巧融入到写词当中,他的好朋友大书法家颜真卿是这样夸他的,说他的词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一画。读一读这两句,看看他为我们描画了哪些景物?拿上笔,做上记号。2如果你们把这些景

6、物画岀来,你们会用上哪些色彩呢?为什么?“西塞山''用绿色。引导:想想西塞山会是怎样的?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白鹭画成白色。引导:抬头望去,你看到了什么?桃花画成粉红色。引导:江边种满了桃树,你仿佛觉得一一像在江边织上了一条彩带。把流水画成绿色,想想,此刻的江水是怎样的?清澈见底,绿汪汪的,真是山清水秀。老师想起了一句词:春来——江水绿如蓝。把鍛鱼画为淡黄色的。引导:低头一看,你看到了什么?那样肥美的鍛鱼在水里一一游来游去。3同学们,张志和的词就是一幅动人的画。下而,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词,想彖画而。你刚才

7、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彖?是啊,这就是春天,一个诗情画意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你看,你看到了什么?是啊,这就是春天,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你听,你听到了什么?是啊,这就是春天,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你闻,你闻到了什么?3这么美的画而,这么美的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4多么美丽的画卷啊,你想回去吗?哪词人呢?5好,你就是词人,面对青青西塞山,看那口鹭展翅飞翔,身旁桃花烂漫、流水潺潺、斜风细雨,把身心放到词中间,读!6多美的春景啊,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斜风

8、细雨不须归。7紧扣意彖:“白鹭”。多了不起的词人,二十七个字的词中,竟勾勒岀如此色彩斑斓的世界,自称为“烟波钓徒”作者自然会请流水和鱼儿入词,桃花喻春更是少不了,可为何要请“口鹭”入词呢,并且放在了第一句?出示“西塞山前白鹭飞”。再读: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体会到了什么?白鹭是种有灵性的鸟,志存高远,但又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词人通过白鹭的生活来传达这也是谁向往的生活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