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

ID:35448583

大小:56.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本-《狐假虎威》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狐假虎威》教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文中“狐、假、虎、威”等十个生字。理解并能够运用成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及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学习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生字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类似的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理解成语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什

2、么特点?(让学生自由说一说)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先请学牛回答,师补充总结。假托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3、我们要学习的这则寓言是什么呢?(生齐答,师板书课题“狐假虎威”)“狐”指什么?(狐狸)“虎”指什么?(老虎)透过题目我们知道这则寓言讲的是狐狸和老虎的故事。(区别狐和虎的书写)4、借助字典,让生查查假字的意思,并说说在此处是什么意思。(假借)试着让学生说说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画出不会读的。2、多媒体出

3、示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多种形式读:齐读、自愿读、开火车读)师正读,并指出多咅字“假”,分别组词。3、再读课文,想想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读后,指名概括)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1、细读第一自然段,总结所讲内容。2、找出其中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动词能够看出什么?窜字说明了什么?(狐狸害怕老虎)为什么呢?趁机大家谈谈对老虎的认识,老虎很凶猛。从哪个字可以看岀?(扑)3、狐狸很害怕,心里特别紧张。学生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紧张感。4、练读第一自然段,体会狐狸和老虎的心理。四、课下任务1、老虎逮住狐狸是要做什么?(吃掉)那么狐狸

4、有没有被老虎吃掉呢?带着这个问题课下自己预习下面的课文。2、记忆掌握牛字词。第二课吋一、复习巩固,检查学习1、听写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复习“狐假虎威”的意思。3、积累动词,学习运用。4、导入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指名说一说。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1)被老虎逮住的狐狸是什么样的表现?找岀描写狐狸神态的句子,读一读。(2)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课文是怎样形容它的(狡猾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属于什么描写?(神态)让学生模仿狐狸的表情,体会狐狸的狡猾。(3)通过狐狸和老虎的

5、对话,想一想老虎的反应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4)通过它们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分角色朗读,读岀情感。2、学习7、8自然段:过渡:狐狸要让老虎看看它在百兽面前的威风,那么它在百兽面前真的威风起来了吗?(1)默读7、8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找出来,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结合插图,观察百兽的表现,并想象画面。(2)引领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两个形容狐狸的词语,以及“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两个描写老虎的词语,进一步体会狐狸和老虎此时的心情。并掌握这些词语,学会运用。(3)森林里的其他动物看到大

6、摇大摆走过来的狐狸有什么想法?(纳闷)看到狐狸身后的老虎以后有什么表现?(撒腿就跑)这一前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思考:狐狎是不是真的很威风。3、学习第九自然段:(1)齐读这一自然段,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一句话。(2)想彖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时,会怎么想?(板书受骗)(3)揭示道理,总结老虎和狐狸的特点。告诫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识别狐狸这样的诡计,谨防上当受骗。三、回顾复习,演读结合1、读读写写,用下列词语造句:茂密、狡猾、违抗、凶恶、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撒腿就跑、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狐假虎威2、齐读课文,感悟情感。读后找学生谈谈

7、对狐狸和老虎的看法。3、学生自选角色,模拟表演,其他同学当导演,全体学生共同演绎这个情景剧。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仲1、把这则寓言讲给家人听。2、阅读其他寓言故事,了解这种文体,通过故事,体会寓言富有的道理性。板书设计狐假虎威(借)狐狸老虎(受骗)(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百兽:纳闷撒腿就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