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

ID:35448729

大小:56.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_第1页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_第2页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_第3页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_第4页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数学“绿意盎然”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数学“绿意盎然”——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它为学生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教师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案例描述】老师:哪个同学上来把全班同学统计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中。(前一周一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教师也给出自己家庭的统计数据教师自然地把H己融入到班级中去。)统计人数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

2、•••学生42学生43学生44塑料袋个数17181227•••191817老师:哪位同学能根据这组数据,描述一下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情况?(及时让数字“说话”,直奔主题)学生1:我们班同学的家庭一周内共丢弃的塑料袋总数是:17+18+12+27+…+19+18+17=761(个)学生2:老师可以用简便方法。塑料袋的总数是:17X14+18X14+27X2+・・・+16X5二761(个)(一串串有感情的数字已经通过学生的双手跃然纸上,从学生口中呼之欲出。)老师:很好,他们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得

3、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适时的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不急于评判不同做法的优劣。动态生成、延时评价,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3:平均一个家庭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是:761^44^17.3(个)学生4:应该是平均每个家庭一周大约丢弃17个塑料袋。学生5:丢弃这么多塑料袋会污染很多土地。老师:丢弃的这些塑料袋会污染多大面积的土地呢?小组内计算一下一个方便袋的面积?一组:我把塑料袋看成一个长方形,动手量了量。长大约是30厘米,宽大约是20厘米,那么而积就是:30X20=6

4、00(平方厘米)二组:我们算出了全班丢弃的塑料袋污染土地的面积:761X600-456600(平方厘米)二45.66(平方米)。真大啊!三组:我们算出了一年全班丢弃的塑料袋污染土地的面积:45.66X(365十7)^2380.84(平方米)。四组:这是平年,闰年是:45.66X(366^7)~2387・37(平方米)。(将计算自然地融入到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触景生情,考虑到各个方面;数字的由小见大,让学生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庞大的数字,又使学生触目惊心,为之动容。)老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想说些什么?学生1

5、:啊,太不可思议了,我们每天在污染环境!学生2:我们不要乱扔塑料袋,要保护环境。学生3:我们要向全国人民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老师:知道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课下进行调查,并计算一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家庭只要多长时间就会污染整个学校的面积?(以学乞感兴趣的环保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课虽毕,意未尽,掀起环保活动的高潮。)【案例反思】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小学生天真烂漫、爱玩好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贯彻趣味性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年

6、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娱乐性游戏或者动手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1、实践活动一一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数学实践活动正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例如:课下统计自己家庭一周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学生选出管理员,上台宣布统计结果、小组内自己测量塑料袋的面积

7、等等。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实践活动一一培养了学生的运用意识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如:解决污染问题,各小组主动计算出一周、一年中我们班级学生家庭丢弃塑料袋会污染多少土地?通过小组合作,分别计算岀平年、闰年土地被污染的面积。

8、这样,学生在经历“精打细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实践活动一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岀发点和归宿,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学生课下动手搜集、课上统计整理、课后“精打细算”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人类对其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从而唤起他们强烈的环保意识。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