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

ID:35448762

大小:60.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1页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2页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范文《杨氏之子》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氏之子》说课稿尊敬的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杨氏之子》,我将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板书设计九大方面进行汇报。一、说教材《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它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二、说学生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

2、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风趣幽默、颇有趣味的小故事可以较容易的激发学牛.的学习阅读兴趣、引发共鸣。三、说学习目标根据对学生教材的研究,根据新课标对五年级识字阅读的教学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学习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止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屮初步感悟文言文屮特殊的语言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

3、下文理解重点字词,将课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男孩应对语言的巧妙,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四、说教学重点难点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难题。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的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且抓住人物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慧,语言的

4、精妙。五、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更是读。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是以读为主的主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全文,在此过程屮运用让学生读思议相结合的方法,是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六、说教学准备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沟通课堂内外,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意境、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七、说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今天我汇报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八、说教学过程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六大板块进行教学。1•谈话引入,检查复习2.初读课文,理解课

5、题3.精读课文,翻译课文4.合作探究,解决问题5.美读品味,体会感悟6.延伸拓展,布置作业1•谈话引入,检査复习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最近两个周,我们都将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不信,你读读《杨氏之子》这篇课文,会有同感。这样的引入力求彰显三点:1)语言简洁。2)直奔目标“风趣幽默的语言”。3)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影响孩子们的价值取向。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检查预习:运用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

6、学习课文奠定基础。2•初读课文,理解课题1)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川有“各个阶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并出示读书要求:把字咅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给学生补充一个小材料:什么是文言文?为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建立一个认知联结点,为出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杨氏之子》题目的意思,使学生在理解课题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3•精读课文,翻译课文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课文,并且让学生找出

7、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通过借助字典、借助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创设人物对话情景。其主要意图在于体验语言的精巧,改变传统的评读僵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语言。借机,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并且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小故事。4•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此环节中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将指导学生把课文

8、分为四部分。并且每一部分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进行断句、标出节奏。5•美读品味,体会感悟学生仅仅了解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升华文木,才能活跃思维。首先,请学生思考:全文55个字围绕哪三个字写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待学生找到“甚聪慧”后,引导学生品读全文的对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写出來其“甚聪慧”。然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