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

ID:35452158

大小:59.6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_第1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_第2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_第3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_第4页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制定人:制定时间:年月所在单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数4总学时数64讲课学时58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电工学选用教材1.自动控制理论.孙扬声.中国电力出版社第3版,2004年5月主要教学参考书1.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董景新等编著.2003年第2版2・自动控制原理简明教程.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2003年考核方式闭卷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任务让学生

2、掌握分析与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牛掌握B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号章节内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其他1第1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62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223第3章控制系统的吋域分析法1224第4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625第5章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8合计546机动4总计64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

3、原理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被控对象;执行机构;放大装置;检测装置;比较装置;反馈装置;校正装置;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扰动信号。2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按数学模型分类;按控制方式分类;按元件类型分类;按系统功用分类;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分类;按输入输出的数量分类。艮了解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4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的发展及现状。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拉普拉斯变换、熟练掌握传递函数及系统方框图主要教学内容

4、及要求:1、了解信号流图;梅逊公式。2掌握控制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控制系统的时域模型;典型元件微分方程的列写;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艮掌握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4熟练掌握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的性质;传递函数的零点;传递函数的极点;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5.掌握系统方框图:方框图的概念;方框图的绘制;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方框图的简化。6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输入作用及干扰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输入

5、作用及干扰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闭环系统的误差。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线性系统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并熟练掌握稳定性分析。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三阶系统的阶跃响应;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闭环主导极点;偶极子对;高阶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性能指标估算。2了解时域特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MHUB软件的应用。掌握典型输入信号:阶跃信号;脉冲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正弦信号。攵掌握线性系统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时域响应;动态过程

6、;稳态过程;动态性能指标;稳态性能指标。4掌握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一阶系统的脉冲响应;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一阶系统的斜坡响应;一阶系统的加速度响应;一阶系统的性能分析;线性定常系统的一个重要结论。5.掌握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各种类型;二阶系统的脉冲响应;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二阶系统的斜坡响应;二阶系统的性能分析。6掌握误差分析和计算:控制系统的误差;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类型;静态位置误差系数;静态速度误差系数;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动态误差系数;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措

7、施。入熟练掌握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无急定性定义;控制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判据;劳斯判据的两种特殊情况。第4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图及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图。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频域特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应用。2掌握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图:典型环节的幅相曲线;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i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图:控制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控制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最小相位系统。4掌握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频

8、率特性的物理逍义;频率特性的概念;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幅相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第5章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校正。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PID控制规律。主要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