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

ID:35457099

大小:56.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_第1页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_第2页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_第3页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写结合教学应从题目入手之我见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从题目可以窥见文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题目可以洞察文章的主题思想,从题目可以感知文章的语言风格和全文风貌。近年中考阅读题常考对文章题目的分析,为了突破此难点,并对作文扣题写作有所裨益,特撰此文以食读者。我们教学命题作文,首先是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然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如果教课文也从题目入手,先把它作为命题作文来审题、立意,列写作提纲,接着口头作文,最后教课文,并比较先前自己的口头作文。这样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教学,既能节省语文教学时间,又能克服单纯学课文和写作文的枯燥乏味,突破学生普遍认为

2、的“阅读”和“作文”是头疼的难点,并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取得一箭双雕甚至四雕的好效果。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八年级(下)第28课《醉翁亭记》为例说明之。第一步,出示题目《醉翁亭记》,引导学牛分析题目。1、对题目进行语法分析:“(醉翁亭)记”,是“定+中”的名词短语,定语“醉翁亭”是名词,是一个二重结构的偏正式合成词。2、确定文体:关键字是“记”。“记”是一种文体,它是古代散文中的杂记文。描有关山水名胜,记事咏物,写景抒怀都属于这一类文体。它形式活泼,内容广泛,以叙事为主,兼有抒情和议论,所以本文是

3、一篇写醉翁亭的记叙散文。3、根据体裁从题目思考可以记的内容:(1)“醉翁亭”在哪儿?属何行政区划?具体自然环境怎样?修在公园还是筑在山上?矗立山顶还是倚在山腰?临峭壁藏幽林还是濒水滨?根基平稳还是高悬崖边?⑵亭子的形状?⑶谁造此亭?为何取名“醉翁亭”?⑷哪位长者来此饮酒?醉酒后又怎么样?⑸宴饮状况如何?归纳起来,《醉翁亭记》应写景、记事、抒怀?4、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聚”。写景记事是“形”,抒怀是“神”。抒什么怀?怎样情系事、景融情呢?即确定本文的思想感情及行文线索。第二步,假定“醉翁亭”在幽静的崇山峻岭之中,你准备如何作文?让同学们沉思片刻后口头作文。可以

4、抽一人说,全班听;也可以分学习小组交流;还可全班一起说,各说各的,看谁说的时间长。笫三步,翻开书读原文,思考:①我们先前琢磨的写作内容,欧阳修都写到了吗?②这些内容他是如何安排的?③多出了哪些内容?通过这第三步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我们想写的,宋代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如此写。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语文的兴趣和进行习作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乂让学生感到我们初中生跟大文豪还有差距。有哪些差距呢?我们应从范文学些什么呢?这就自然过渡到第四步。第四步,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赏析《醉翁亭记》。1、写了哪些景物?(山幽峰险,林美木秀,鸟语花香,路转亭翼,日出云归,

5、林霏岩穴,风高霜洁,溪深鱼肥,泉香酒洌,山肴野簌。)2、写了哪些人物活动?(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血偻提携,滁人游山,太守野宴及太守归而宾客从。)3、本文的层次结构:第一段,总写醉翁亭在滁州城西南琅珈山西峰间的酿泉畔上,亭似翼然,山之僧智仙造。太守饮酒于此,饮少辄醉,年又最高,自号醉翁,故以“醉翁亭”命名。并点明太守之游意:“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段,描写山间四时及朝夕之不同景象。笫三段,写人物活动:①滁人游山之乐一一前者呼,后者应,佢偻提携,往来不绝。②太守宴景一一鱼肥酒洌,山肴野簌,杂然前陈;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太守颓乎其中。第四段,

6、先写夕照全景: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再写山间人鸟之乐。4、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虽然着意山水,却又绝非一般的风月文章可比,因为它真实地体现出作者的种种复杂情感。除T“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外,字里行间还流露出诸如远离政治漩涡之后的自适之感;身为一州之长,见到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的欣慰之感;以及遭受打击后借酒消愁的消极情绪。5、文章的语言造诣极高。①骈散兼行,连用21个“也”字,一气贯通,又舒缓起伏,形成音调上的回环和谐之美。②文字极富锤炼功夫,字字难以易动,如“环滁皆山也”一句,就是几经改削而成。③全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前人说它“句

7、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事,句句是记太守”,这是很中肯的。第五步,朗读课文,加深领会。还可进行扩展思维训练一一以春游为内容写一篇游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