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ID:35463430

大小:59.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1页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2页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3页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4页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鉴赏古代诗歌形象1.“形象”的内涵:诗歌中的形彖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三种。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2.高考命题形式: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主要包括概括形象的特点、赏析诗歌中的形彖、概括诗歌中的画面、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等。鉴赏古代诗歌形象题,一般为主观表述题,难度稍大。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复习任务】1.明确诗歌形象、人物形象的意义。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彖试题的

2、答题技巧。【备考策略】一、知识储备诗歌屮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歌只有抓住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从背景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性格,进而把握诗歌的主旨。2.鉴赏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在叙事的诗歌作品屮,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

3、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彖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或剪影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巍鱼肥。青薯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口适的渔父形彖。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儿子远游前为儿子缝补衣服、疼爱儿子的慈母形象。鉴赏这类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

4、动、语言、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的态度为角度进行。1.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⑴傲视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当权者的思想,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⑵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推己及人,为“天下寒士”着想,其忧国忧民的形象可见一斑。⑶寄情山水、钟情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

5、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白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形象。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Z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⑸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表现的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形象。⑹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的是有深厚友谊的朋友依依不舍的形象。⑺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6、,不破楼兰终不还”,表现的是坚守边疆、打败敌人、充满爱国豪情的形象。⑻远离世俗、归隐山林的形象。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屮,云深不知处”,塑造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形彖。⑼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杜甫的《兵车行》塑造的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二、技能储备1.解题方法①借助意彖、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人物特点。②抓住描写分析,体察写作意图。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2.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屮诗人的形象。③有人认为,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的形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7、?为什么?④比较两首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异同。1.答题步骤①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③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2.答题模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XXX)的形象,这可以从(XXX)句中看出,这句是通过对(XXX)的描写展示出来的;(这个形象)是(XXX)的代表,在他(它)身上集中体现了(XXX)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XXX)的情感。三、经典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