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

ID:35464493

大小:57.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二首《望海楼》《登拟岘台》教学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一育米芾《望海楼》陆游《等拟觇台》预习【自学指导】1,读懂两诗的内容,感受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意境。2,学习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3,体会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冲淡坦荡的胸怀。【重点难点】1,重点:《望海楼》“岀人意表”的抒情方式;《登拟觇台》“以我观物”的抒情特点。2,难点:《望海楼》的伤感之情,《登拟觇台》豪放的个性和冲淡坦荡的胸怀。【相关提示】1,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楼有宋襄的题字“望海楼”。拟觇台:在抚州(今属江西),因其地山川Z形很像湖北襄阳的觇山,故名拟觇台。2,米芾,宋朝杰出的书画家。性情狂放,故称

2、“米颠”、“米痴”。他与儿子米友仁,世称“二米”、“大小米”。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口常生活,也多清新Z作。词作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正音正字】芾fQi瓮吠ng缥缈piaomiao樽zg埋yin【朗读课文】《望海潮》米芾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

3、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登拟觇台》陆游层台缥缈压城埋,倚仗来观浩荡春。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鹫亦相亲。【课文简析】两诗虽同为登高览景抒怀之作,但作者的写最心境不同,诗人寄寓诗中的感情也大相径庭。这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这两首诗中的楼和台,有的作为写景的立足点,有的作为写景的观察点。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感情,可谓“一忧”、“一乐”,不尽相同。米芾是一位画家诗人,《望海楼》体现了他语言艺术和画家所长,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

4、《望海楼》着墨于绘最,角度众多,层次丰富,只在尾联出人意表地情调急剧变换,透露出茫然、低沉、伤感的情绪。陆游的《登拟觇台》写得飞动潇洒,尤其是颔联、颈联情景交融,使自然景观变成了物我交融的有我之境,呈现岀雅洁冲淡清新洒脱的格调。《登拟觇台》在写景中渗透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情景交融。两首诗风格各异,气韵不同,各具魅力。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诗歌以“望海楼”为题,开篇却不直接写楼,而是先写楼所踞的城池,写铁瓮城高耸云间,临近青天;再写百尺高楼盘踞其上,前后勾连,飘飘欲飞。这样进一步突出望海楼的高峻挺拔。三峡江声

5、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这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昼夜奔涌着的江水发出的响声,穿行在江水Z上的片片征帆引发的诗人独特的感想,帆影映着六朝的繁荣,空间和时间大大扩展;“帆影落樽”联想绝妙。洗空衣上十年尘:“洗”字将浩荡春意喻为无边绿水,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春意之深之广;而且“洗”字写出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变化:无边春意征服了诗人,使之尘虑一空,心灵进入了一个澄明之境,从而凸现了春色给诗人的心灵震撼,极为传神。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表达诗人心醉

6、美景,浑然忘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登监拟觇台的所见所感,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深深地陶醉丁浩荡春意的心旷神怡之感与冲淡平和的心境。复习【朗读课文】【思维训练】1,从题目入手,《望海楼》和《登拟觇台》写景的角度有区别吗?(望海楼作为写景的观察点,融汇聚焦了诗人远近、俯仰、里外多重视角,侧重写景;登拟觇台既写景更兼蓄登台的体会,情景交融。)2,从尾联看,两首诗中作者抒情的方式、流露的感情一样吗?(不一样。《望海楼》是“出人意表”的抒情方式,并非刻意追求,抒情自然流畅。《登拟觇台》的江水毫无汹涌Z势,显然是“以我观物”的抒情特点。从“茫然”、“喜”、“

7、相亲”等词,我们感悟到《望海楼》伤感苦闷的感情,《登拟觇台》平和恬淡的感情。)3,米芾世称“米颠”,陆游自号“放翁”,你在诗句中能窥见诗人的形象吗?2,如何理解下列诗句?①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诗歌以“望海楼”为题,开篇却不直接写楼,而是先写楼所踞的城池,写铁瓮城高耸云间,临近青天;再写百尺高楼盘踞其上,前后勾连,飘飘欲飞。这样进一步突出望海楼的高峻挺拔。)②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这两句Z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昼夜奔涌着的江水发出的响声,穿行在江水之上

8、的片片征帆引发的诗人独特的感想,帆影映着六朝的繁荣,空间和时间大大扩展;“帆影落樽”联想绝妙。)③洗空衣上十年尘。(“洗”字将浩荡春意喻为无边绿水,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春意Z深Z广;而且“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