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执行力内涵

责任、执行力内涵

ID:35469563

大小:53.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责任、执行力内涵_第1页
责任、执行力内涵_第2页
责任、执行力内涵_第3页
资源描述:

《责任、执行力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责任内涵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以及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过失。一、分内1、固有形成一般由国家法律、社会道德、企业或组织制度赋予的应做之事,享有相应执行权益。2、主动承担个人根据自己能力评估并胜任,通过主动申请并获得授权,获得菲固有形成的应做之事,同时享有相应执行权益。二、应做1、要同吋具备胜任能力和正确身份,才有执行的资格。2对于固有形成的责任,要无条件接受,积极行动,保证超值完成。能力评估由国家、社会、企业完成,身份确认需要按止常程序完成,程序结束后,身份才能确定,同时将获得相应执行权益。3、对于主动承担的责任,需要首先自我评估能力是否胜任,

2、其次是身份确认,获得正确的授权后,身份才能确定,同时将获得相应执行权益。三、做好1、以止确的身份,依据法律、道徳、制度、组织原则等标准,按照止常的流程和程序执行,尽心处理。2、问题处理的基本流程:临时处理一调查取证一及时汇报一单独谈话一会议讨论一责任划分一沟通分享一庆祝。四、承担过失1、对于分内之事,没有执行,无论结果如何,都需无条件接受不执行的相应惩处。2、对于分内Z事,虽已执行,但如没有做好,无论此事结果如何,同样需无条件接受不正确执行的相应惩处。3、对于分外之事,通过执行,此事木身结果很好,仍不能享受任何权益,但因身份不正确,仍需无条件接受擅自执行的

3、相应惩处,如造成其他任何不好后果,还需要由个人全部承担。4、对于分外之事,因擅自执行造成结果不好,需要无条件接受擅自执行的相应惩处和此事所有不好结果,如造成其他任何不好后果,还需要由个人全部承担。执行力内涵执行力: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规范完成目标的意愿及方法。一、目的1、完成目标是执行的目的。2、没有围绕目标行动,任何的努力都是无效的行为,而且行动越多成效越低。二、前提1、标准和规范是完成目标的执行前提。2、标准是指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需要根据具体目的和实际情况,在执行前制定,并获得执行成员接受,并根据执行进程,不断提高执行标准或完善内容。3、规范是指约定俗

4、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不能轻易修订,是执行的基本依据或准则,也是具体执行标准基础。三、保障1、意愿及方法是完成目标的执行保障。2、意愿属于执行人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取决于执行人内在需求的强弱程度,外界的刺激可以在短期起到一定作用。3、方法是指解决问题的门路或程序。在强烈的成功愿望驱动下,针对实际问题,主动寻找执行方法。因人性屮的白私、懒惰、贪婪,执行者被动等待领导指导,死板执行,同时为自己找到推卸过失的理由,其实是自私和懒惰的体现,而领导更喜欢随意指导,彰显个人能力和权力,其实是自私和贪婪的体现。上下级人性的对接,导致不当行为普遍存在,因此需要运用标准和规范抑

5、制和反对人性的不足。四、原则1、既定是完成目标的执行原则。2、既定,是指事前已经确定。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和规范履行职责,不能以个人标准随意取代己定的原则,需要无条件的执行。执行者因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对原则有着强烈的违背愿望,以达到本我的张扬。五、误区执行力=听话执行力=辛苦附注: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指挥或支配的力量。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义务:公民或法人按照法律规定或道德上应尽的责任,以及不需报酬的行为。职权: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所赋予某项职位的一种权力。职责:某项职位应该完成某项任务的责任。执行力: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规范完成FI

6、标的意愿及方法利益:有好处的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