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

ID:35474903

大小:129.96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5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1页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2页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3页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4页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修订]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22、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冬夜读书示子聿》。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背诵古诗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1•简介陆游。2•解题,释题。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3•初

2、读指导(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4•理解前两行诗句。(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授课人:xhlwcb@63cam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六学科:语文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始:才这一行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有所成就。(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这两句诗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

3、”、“绝知”、“躬行”的意思。(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1)指名读一评价一再读。(2)齐读。(3)指导背诵。三、布置作业K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六学科:语文授课人:xhlwcb@63can备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观书有感》。2•学会

4、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K有感情地朗读。2、背诵古诗。二、学习《观书有感》K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彳阳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2、交流自学情况。(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

5、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指方塘。如许:如此。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边读边理解边想象。质疑解疑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3)指名读。(4)练习背诵。三、学习本课生字。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这几个字的。2、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3、练习书写。布置作业K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作

6、业。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2厶直感晴地朗谡课文厶了解课文内化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设疑1.讲述哥白尼小时候的故事,导入新课。2、揭示课题:23、学与问3、提问: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钥匙、芳菲、翱翔、强健、哥白尼、五彩缤纷、殿堂、好奇、瞬息万变、相辅相成、日新月异(2)大致交流

7、词义。(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2自然段: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第3自然段:小学生有问题邀请叫别人,拜能者为师。第4自然段: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5自然段: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钥缤瞬辅翱2、学生在书上描红。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后小

8、学部集体备课教案k再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