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ID:35483220

大小:113.1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25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一)古诗文背诵默写(12分)1、古诗文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o(李白《峨眉山月歌》)(2.),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崔九堂前几度闻(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不知何处吹芦管,o(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学而不思则罔,o(《<论语>十二章》)(7)《观沧海》中交代观沧海地点的诗句是:,0(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之情

2、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O(9)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O(二)语言运用(8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秋日湛蓝的天空显得奥秘而又深邃,贮()蓄已久的热浪喷涌而115,热烈而粗犷()的。气温仍paihuai(),不舍得与夏日绝别。(1)请根据文中括号处的拼音写岀相对应的词语:、(2分)(2)请根据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写出相对应的拼音:、(2分)(3)文段中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1分)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o,

3、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鹫①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H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这是一首抒写(情感)的五言律诗。(2分)5.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

4、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Z景,“悬”描写舟顺风而行Z态。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8题。(16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tl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吋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5、》)【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箪④,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镭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筆,饭今成糜⑥。”太丘口:“尔颇有所识⑦不?”对口:“仿佛志⑧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⑨,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算bi: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算,放竹算。⑤锚:蒸饭。⑥糜:粥。⑦识:所收获的知识。⑧志:记得。⑨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

6、)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元方入门不題()(4)俱委而宣听()••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8.“读文品人”,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题。(6分)(1)乙文屮,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2)结合甲乙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4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2分)活下去,需要多少智'慧?邢肖毅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可以说,生命最高程度的智慧便在于一

7、一活下去。为此,动物们进化出了各种神奇的求生技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凄风苦雨的冬天让很多动物悄悄隐匿了起来,蝉便是其中之一。蝉的一生几年到十几年不等,而出现在阳光下的日子却仅仅只有一个夏天,其他的时间都潜伏在黑救竣的土壤屮,在暗无天口屮养精蓄锐。它们在漫长的岁月屮苦熬到性成熟,参与交配,延续生命,然后很快便死去。为什么蝉选择这么一种生活方式呢?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可以捕食蝉,这其中就包含我们人类,所以,躲进土壤中,能让蝉获得更多的生机。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吸取树根汁液安稳度日,有效地躲避了天敌的攻击,将自己养得白白胖胖。这还远远不够,对于十三

8、年蝉和十七年蝉来说,它们更是能韬光养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