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

ID:35485534

大小:74.4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5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1页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2页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3页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4页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心编织问题串,演绎精彩课堂——基于“问题串”的课堂教学研究作者:赵国胜作者简介:赵国胜,浙江省杭州临安天目高级中学.原文出处:《中学数学:高中版》(武汉)2018年第20184期第45-48内容提要:阐述了问题串和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含义,并分析了问题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而结合案例介绍了课堂问题吊教学的实施策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问题串教学的成效,最后对于设计问题串提出几点思考.期刊名称:《高中数学教与学》复印期号:2018年08期词:问题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源泉•

2、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这句话充分肯定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一个成功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膚,从而达到引导的目的,这样也就达到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果问题设计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那么这样的问题就具有了较强的启发性,使得学生可以在第一个问题上生成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往往会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并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起到很好的诱导作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可

3、以这样说,问题串不仅是课堂教学最真实的表现,也是有效教学的策略之_,精心编织的问题串有助于演绎更精彩的课堂教学.一、问题的提出高中数学走班,使得原本一节40分钟的课由于课后答疑的不便和新课改下课时的不断减少而变得弥足珍贵•课堂教学内容也常因为时间限制,无法完成•为此,探索以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探究单位,一节课由一个主干问题联系几个问题形成〃问题串",通过〃问题串"组织教学,一方面,尽可能减少时间受限问题,另一方面,进一步探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先来认识两个概念:问题串和课堂教学有效提问.问题串:在一定

4、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教师教学中围绕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多个问题,且每个问题又围绕同一目标并承担各自的功能问题串中的每个问题的设置都为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是思维链条中的〃向导"和思维方向的指引者,具有导向性、策略性或元认知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串,有计划、针对性、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二、问题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波普尔指出

5、:〃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问得恰到好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岀发,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启发思路、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和提升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问题串是从课程标准知识体系中梳理出的问题集,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一

6、种形式,是教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连续提问,通过教师的穷追不舍,从而使学生能真正破解相关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暴露出数学思维的破绽,并逐步养成欲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问题串是支持教师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指引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在建构学科

7、知识体系时一定要遵循学科的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学生回答问题串时,能够反映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含义的状况,同时也能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学科能力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学生通过连续性的问题串发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知识结构的归纳与形成,领悟知识内涵.(三)提升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学生在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串的过程中,通过对已有知识的联系和学习,发现问题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问题串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发现来学习,将知

8、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例1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人教A版《数学选修2・1》)•问题1:双曲线与椭圆在定义、标准方程形式、几何性质等方面有哪些不同点?(求异思维)问题2:双曲线与椭圆同属于圆锥曲线,在解决椭圆的中点弦问题时所用的点差法在双曲线中仍然适用吗?举例尝试.(发散思维)问题3:点差法在解决双曲线中点弦问题中为什么会出现增解,而在椭圆中一般没有出现?(探索意识)设计意图:以问题串为载体,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