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

ID:35486406

大小:63.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5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_第1页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_第2页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_第3页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_第4页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防控是实现健康养殖的关键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病原体的不断变异,疫病流行己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单纯依靠疫苗或药物去防控疫病己显得力不从心。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是目前畜牧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积极引导广大畜牧业生产者转变养殖观念,正确处理好规模效益与疫病防控的关系,树立健康养殖,科学防控的理念。因为健康养殖不仅能够提高畜禽生产力,而且对于疫病的预防与控制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反过来,只有坚持科学的防疫措施,才能发挥防疫效率,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促进健康养殖。1更新观念,增强疫病

2、防控意识1.1认清动物疫病风险。由于现代畜牧养殖业生产呈规模化、集约化,一旦发病,迅速传播,疫情很难控制,养殖者损失惨重,疫情处置困难。要化解这个风险,就必须树立科学的防控观念,坚决摒弃"三分防、七分治"的传统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疫原则。1.2坚持生物安全是防控疫病的关键。大多数养殖者通常认识不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不能全面认识疫病流行的危害,不重视防重于治的原则,疏忽了生物安全对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导致防控措施不到位,引发各种动物疫病。1.3树立"健康养殖,科学防控"的理念。发展

3、养殖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而实现效益的前提是健康养殖,健康养殖的关键又是科学防控。动物健康,采食量大,生长发育就好,生产性能就高。并且预防是积极的、低成本的,一旦畜禽发病,再去治疗就会被动,既增加了饲养成本,又影响其生产性能,甚至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4树立法制观念。养殖经营活动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尤其要遵守有关免疫、检疫、消毒、无害化、用药等相关规定,做到依法经营,这既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也有利于畜牧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更是作为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第

4、一责任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2选址、布局等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是实现健康养殖、科学防控的基础,选址布局等应掌握以下原则。2.1选址。远离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与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建在水质良好、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尘、及其污染的地区。并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相结合,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2.2布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或隔离带,生产区封闭隔离:场内建筑分为生活区、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各区

5、之间有隔离设施。各单元之间有一定的问隔(一般5米以上)或有隔离设施,要设置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生产辅助区内设置兽医室、患病动物隔离饲养舍、无害化处理设施:场内道用,设有运动场。路布局合理,污道、净道不重叠、不交叉。舍地面坚固耐1.3设施设备。场区和生产区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并配置机动消毒设备。生产区入口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单元入口放置消毒垫。生产辅助区入口设有消毒设施,兽医室内配备疫苗冷藏(冷冻)设备、防疫和诊疗设备。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2.4人员。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并相对固定的执业兽

6、医:饲养、防疫、诊疗等人员无相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5动物防疫制度。养殖场应建立动物防疫、用药、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并对动物卫生质量做出保证和承诺。3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3.1引种检疫。引种时,执行检疫审批制度,从信誉好、健康、无特定病原的种畜禽场引种,并了解当地疫情动态,及时申报产地检疫,运输途中防止应激反应的发生,引进后实施落地申报和隔离观察,确认无疫后方可混群饲养。1.2定期消毒。合理消毒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措施。养殖场要做好圈舍、环境、车辆、用具及人员的消毒。消毒液的配

7、制要严格按照配比要求,选用清洁卫生的饮水进行配制。配制好后及时使用,以免药效下降而降低消毒效果。定期更换消毒池内消毒液,保证有效浓度,进场必须通过消毒池。保持养殖场及舍内卫生,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人员及其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消毒:饲养用具要专栏专用,不得混用、借用、共用,用后应及时消毒备用。饲养人员不得相互串栏,对于外来参观人员,必须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及措施,加强出入场车辆、工具等的消毒,预防病原体的感染及交叉传播。死亡畜禽必须焚烧或深埋,粪便和垫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工作要避免以下误区。3.2.1未发生疫病可

8、以不进行消毒。虽然没有发生传染病,但外界环境可能己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排出病原体。如果不采取严密的消毒措施,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等传播途径,入侵易感动物,引起疫病发生。3.2.2消毒前不清理污物。彻底的机械清除污物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如果不清理污物就消毒,会降低消毒效果,达不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3.2.3消毒不严格。消毒是非常细致的工作,要全方位、彻底的进行消毒,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