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设计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

ID:35490205

大小:72.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5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_第1页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_第2页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_第3页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_第4页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教案第一课时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治疗及案例分析简介:1、小学生上学时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会产生对学校的消极态度,出现逃学现象,或出现学习障碍,还有可能出现交往障碍,表现为不善于与同学进行正常交往,如蛮横不讲理,或孤僻受同学的排挤。学习障碍往往是由于儿童发育迟滞或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此外,小学儿童中还有不少不良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如任性、孤僻、恐惧、性别角色混淆、说谎、偷窃行为和离家出走等。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不容忽视。2、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

2、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比例。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几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在山区一所中学。几名学生仅仅因为前后的课桌挤了一下,发生口角,并最终导致双方发生械斗,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在某小学,期屮考试成绩公布了。某年级一名女生因为小小的失误,最终得了第五名。这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但是

3、就因为该生一直名列三甲,所以这次失误使得她情绪十分低落,尽管老师耐心的开导了她,但是家长得知成绩后却表现出了对她成绩的不满意,并责怪了她。结果该生于当晚自尽身亡。3、小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中学生,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感受到问题的程度与中学生是不同的。小学生在心理感受方面不及中学生,中学生认为无所谓的问题和事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或许是比较大的问题了。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小学生认为严重的问题也许在成人眼里不算什么,但事实是,当小学生有严重的感觉时就已经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了。小学生学

4、习问题咨询案例(一):考试怯场第二课时小红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学习也很用功,可就是怕考试。一听说要考试,情绪就极度紧张,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紧锁眉头。考试时,考卷发下來,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题都看不清。[分析]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生理方面来说,由于缺少睡眠,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过度疲劳;因食欲不佳而导致营养不良,影响了大脑供血,身体不适等。从心理方面來说,父母和教师对考生要求过高,考生本人对考试结果过分看重,

5、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平时复习不充分,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耍的应考策略和考试技巧,造成自信心不足,产生严重自卑感;考场气氛紧张,监考人员态度严肃,造成考生情绪过分紧张。[方法]1.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没有必要害怕。要正确认识考前的紧张,适当的紧张有助于促进复习,提高学习效率。2.分析原因,根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种原因是考试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信心不足。解决的方法就是考前对所要考的科目认真复习。另一种原因是对考试看得过重,仿佛觉得自己考不好会失去整个世界,即动机过强,引起考试焦虑。针对这种情况

6、可先分析考试的目的。考试是为考查学生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有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掌握,需要进一步学习。同时,在平时教学屮,教师应避免对考试分数过分看重,更不能通过排名次来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1.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如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或大声说出)“我能考好”,“我复习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静”,“在考场上我会挥洒自如”。2.考前做些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通过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后再松弛,从而达到松弛大脑神经的目的。训练时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从脚部肌肉开始直到头部肌肉为止,完成一次训练。在做

7、放松训练的同时,可以在头脑中预想考试的过程,想彖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小学生交往问题咨询案例二:对抗李强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和别人对着干,特别是在和老师的接触中,学校不让穿托鞋上学,他偏要穿;上课不许讲话,他偏偏要交头接耳,说个没完,搅得大家都上不好课。而且,在他的带动下,班上几个捣蛋鬼形成了一个小团伙,

8、让教师头疼不己。[分析]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希望孩子能在成人的意愿范围内行事,但是偏偏有许多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只要找到孩子这种对抗心理产生的原因,问题是可以解决的。1.对抗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缺乏良好的教育造成的。例如,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压力,压制了小学儿童正常的兴趣和爱好;有些家长教育方式欠妥当,动辄打骂孩子,使孩子的心灵过早蒙上了阴影;有些教师在言语或行为上不尊重孩子,使孩子反感,从而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