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ID:35506053

大小:55.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_第1页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_第2页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_第3页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寻思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妙进行课堂提问打造有效思品课堂长阳县贺家坪镇中心学校赵江华在有效课堂下,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教学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何通过提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更多地参

2、与思品课堂教学活动,构建有效、和谐的思品课堂,值得我们每位思品教师一起探讨与研究。一、整体设计,提升问题水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要走出“满堂问”、“满堂灌”的困境,切实避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无效低效的提问,实现提问效益的最大化。它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善于从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核心和关键,设计具有较高思维水平的提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内容过于简单,只需要回答“是”与“不是”或从书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达不到启发的目的,不利于学牛•的积极思维的。因此

3、,课堂提问要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刺激学生思维,深入探讨重点、疑点和难点;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使学生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女口:在引导学生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时,对教材中“小乐和小娱的故事”我设计了以下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小乐和小娱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小乐和小娱能够成为好朋友的原因?(3)小乐和小娱两个好朋友的友谊给我们哪些启示?通过上述三个由易到难的问题,使学牛拾级而上,跳一跳,摘得到,从而明白了其中蕴涵的道理。二、明确目的,注意提问指向。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

4、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课堂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教师提问的指向越明确,学牛•经历的思考就越深入,越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将提问当作点缀,当作修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的对象、不讲提问的深浅难易,想问就问,好象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满堂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因此,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它要求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

5、时,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在提问之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估计学生的答案会出现那些情况,每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对所提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又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女口: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诱惑》时,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对教材中小田的故事设计了以下问题:(1)材料中有哪些是不良信息?除此之外,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不良信息?(2)这些不良信息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影响?(3)小田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6、学生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明白了我们青少年要学会分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对自己的侵蚀和毒害。三、适时调控,把握提问节奏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教师在课堂中对问题的有效调控,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很多教师都习惯于提出问题之后,只要有学生回答出了预设的答案,就继续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或是学生开始了一个错误的回答,马上被教师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答案。在教师满足于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能说出课前预设的问题答案的同时,实际上是更多的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锻炼的机会。教学“顺利”的背后是许多学生丧失了思考的时空,丧失

7、了参与的热情,以一小部分学生的正确答案,剥夺了其他更多学生经历思考的机会。课堂提问不是为了通过问题使学生统一认识、了解问题的标准答案,也不是为了倾听期待中的答案、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学生的出自己的正确答案时,教师可扮演引导者或助手的角色,要求学生加工或反思自己的答案。如教师可以直接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全体学生了解回答者在思考什么,在怎样思考。在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有困难时,教师不急于让其他学生补充、完善,而是及时变换提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