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

ID:35506707

大小:59.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5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_第1页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_第2页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_第3页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_第4页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距离:重读《上海摩登》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Hoggart)1963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这一般被认为是“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兴起的标志。霍加特的初衷是借以反对利维斯(F.R.Leavis)和以他为代表的“细绎”集团开创的文学研究方式,即只对按照他们的标准选取的“伟大经典”及由此构成的“伟大传统”表示尊重和关切,以此使文学研究成为牛津、剑桥等最高学府的正式课程,从而逐渐实现以“文学”来保证社会稳定并拯救传统没落的计划。而思想左倾的霍加特和

2、另一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eymondWilliams)对这种“保守”的研究方式不以为然,他们更强调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联系及其能动作用,并开始关注英国工人阶级的社区生活,试图通过对蓬勃兴起的大众文化的研究参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最终恢复文学一一社会一一历史和文化的链条,并弥合横亘在英国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之间的话语鸿沟。显然,这种研究思路必然促使文学研究与它自身及其研究对象所处的文化政治语境紧紧地纠结在一起。文化研究脱胎于文学研究,又对文学研究形成了极大的反作用或威胁,无论那些既想投入文化研究的怀抱又耍保持文学研

3、究传统的学者们如何试图调和二者,文化研究依然以其强大的亲和力使文学研究注重“文学性”的基本立场受到轻视;另一方而,既有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在利维斯主义之外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以及那些带有强烈的民族寓言性的第三世界文学的研究,的的确确需耍引入新的批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避免研究本身的狭隘性和自以为是。李欧梵早在1994年第8期的《读书》朵志上就对文学研究中盛行的“文本主义”表示了不满,“要分析女性主义问题,拿一篇丁玲的小说来解读;耍分析帝国主义问题,拿一篇别的什么小说;至于为什么拿这篇而不拿那篇,”在方法论上根本没有做任何说明「当女性主义最初影响中国

4、学吋,大家都去看丁玲、王安忆,那么为什么不看张爱玲呢?谈丁玲的女性主义,就选她的《莎菲女士日记》,没人谈她的《不是情书》/李欧梵的意思是文学研究屮的随意性和片面性或者还有纯文本性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研究的需要了,关注文本(text)绝不等于将该文本抽离文化、政治、历史的语境(context)及其叙事得以成立的那个空间,它们要求细读,它们能彰显出叙事意识形态形而下的根据,从而使文学研究变得确切而有规则o这些不满和疑问也许在他花费十数年工夫完成的力作《上海摩登》中得到了安抚和解答。在《上海摩登》的“中文版序”中,李欧梵讲道,他从事此项研究的缘起是早年对

5、现代主义文学及理论的兴趣,在研究的过程中乂受到麻特•卡林奈斯库(MateiCalinescu)的深刻影响,开始以“两种现代性”探讨从晚清到五四、从现代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他认为“现代性一部分显然与都市文化有关”,“西方现代文学的共通背景就是都市文化;没有巴黎、柏林、伦敦、布拉格和纽约,就不可能有现代主义的作品产生。那么,屮国有哪个都市可以和这些现代大都市比拟?最明显的答案当然是上海「(本书中文版序笫3页)李欧梵从传统的文学研究罕有涉足或一笔带过的领域入手,这便是上海的都市环境和都市半活,他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镜像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浓厚兴趣。他的研究对象

6、包括:上海外滩那些标存着西方霸权乂兼有东方情调的建筑、由海外华人投资展现着消费主义文化激情的百货大楼、充满政治和文化意味的公共空间一一咖啡馆、比前者文化声望低一点的歌舞厅、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存在的侮辱性标志的公共花园和跑马场、上海作家工作和生活的亭了间、城市的游手好闲者和漫游者;中层刊物《东方杂志》及商务出版的其他儿类期刊、商务与中华书局的教科书出版、商务推出的两套著名的“文库”系列丛书、良友图书出版公司发行的画报《良友》、各类期刊上的广告和商业月份牌;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屯影、各类电影院、电影杂志和电影指南、屯影的制作、电影明星、电影观众以及

7、由此培养起来的电影文化和市民趣味等等。李欧梵还特意为该书寻找、配卬了为数众多、原汁原味的照片和插图,它们一方面对文本的叙述起到一•种确证的作用和推波助澜的效果,另一方面以其在视觉上造成的冲击力形成了独立的叙事功能,使文木的学术化语境更富于感性。这些照片和插图大多摘自1930至1940年代上海极为走俏的画报《良友》,其中有身穿旗袍袒露大腿形象妖艳的小姐、卡巴莱里的爵士乐队、新落成的二十二层高的摩天大楼、跑马场和贵宾看台、商业广告和电影海报、宽阔的街道和现代交通工具、电话和摄影机、百乐门的霓虹灯、歌舞团冶荡的表演、身着四季服装的模特儿和电影明星、典型

8、的现代家居陈设和装饰以及上海的每一家电影院和戏院,李欧梵甚至提供了两份账单,一份记录着一个小舞女的月收入和她一月所需的生活费,另一份则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