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

ID:35511622

大小:60.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_第1页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_第2页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_第3页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_第4页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优质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水的净化》(修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2水的净化第1课时水的净化方法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内容。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憎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从内容上看,本课题主要是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的介绍,其间也穿插着纯水、软水、硬水等概念知识。在编排上,教材从纯水与自然界的水在视觉上的差别引岀沉淀、过滤、吸附等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本课题中的过滤操作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基本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二、学情分析本校学生地处相对较偏僻的农村地

2、区,外来务工子女也不少,学生的见世较窄,接受能力一般。本课题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生活中的过滤、滤网较为熟悉,部分学生对家用净水器中的活性炭有所了解。通过生物的学习和生活常识对自来水的要求及饮用水的要求有初步判断,但不十分肯定。三、课时安排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安排2课时,第1课吋学习水的净化方法;第2课时学习硬水、软水和蒸憎,并处理本课题的相关习题。本篇教学设计就是第1课吋的教学设计。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大概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原理。2.了解过滤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和过滤实验的练习,了解物

3、质分离与提纯的一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参与,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2.通过学生过滤实验的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过滤的原理与注意事项。难点:自来水生产的流程与目的的理解。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讲授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法、实验法、手机拍照投影展示等方法和手段。七、教学流程学牛讨论饮用水的要求及处理方法和努力方向一学生阅读课木一汇报自来水的流程和可能的目的一学生补充一师生评价与小结一学生操作明矶净水实验一分析小结加入絮凝剂的R的一教师演示活性炭吸附实验并投影分析原理一教师演示过滤的实验操作

4、一学生练习过滤实验一师生小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反馈练习与评价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目标出示:1瓶自然界的水样。提问:1•这瓶水能喝吗?2.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对饮用水有哪些要求或指标?引出:学习的课题一一水的净化。1.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第1题;2.展示、学生评价、并形成共识。1•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结构屮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本课题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具有统领性和概括性。2.先练习后展示,有利于促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理性答题的习惯。过渡:这瓶水样中有哪些杂质?如何使这瓶水达到你的要求和指标呢?1.小组讨论、汇报2•师生评价让学生知道了解自然界的水中

5、含有的杂质,及与自来水间的差别,明确净化水的努力方向,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置疑:静置可以使人颗粒固体沉降,但池塘经过一夜的静置,仍浑浊,其可能原因是什么?怎样除去水中这些悬浮的小颗粒物?释疑:分析小颗粒带同种电荷难以聚集沉降,必须加入一种物质消除其中的带电情况。1.小组讨论、汇报2•师生评价1.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欲。2.从学生已有的同种屯荷相互排斥认知切入,取得学生的认可,提高理性学习。指导学生实验:1.对比实验:一份加入少量明矶搅拌,另一份不加搅拌;2.静置;3.阅读课本,明矶净水原理,完成学案第2题。4.展不实验现象。1.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知识

6、的理解应用能力。2.在静置过程屮,学习课本,完成学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利用课堂屮的每1分钟的时间,达到教师少讲学生多练的目的。3.教师巡视、补差,督促、辅导后进生学习,当堂补差。投影: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巡视、督促、检查、辅导后进生1.阅读课完成第2题:各部分作用;2.展示、评价、小结1•本部分学生能读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通过展示、互评激发学习激情。1.讲解并提问:过滤池中起过1.理解工业过滤利用1•帮助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滤作用的材料:粗沙、细沙,哪个放在前?2.投影并分析:活性炭吸附性是利用植物中有放多微管束等结构经炭化后形成很大的

7、表面积,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3.引导学生讨论:净化顺序。4.讲解:消毒原理,是发牛化学反应而杀死水中的微生物固体的间隙阻挡固体,粗沙在前,否则影响过滤速度。2.理解吸附性与表面积之间的关系,木炭也有吸附性3.小结活性炭的作用并知道实验时应先适当静置,再过滤的道理。2.为第六单元木炭的吸附性做个引子,也有利于及时帮助学生释疑,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指导学牛实验:对比实验:一份有少量红墨水的烧杯中加活性炭搅拌、静置,对比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过渡:实验室中应怎样将烧杯中的活性炭与液体分离开来呢?用什么来做过滤材料呢?讲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