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ID:35527681

大小:80.7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25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_第1页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_第2页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_第3页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_第4页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恒鼎煤业公司沿河煤矿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编制:段发德沿河煤矿措施会审意见签字表职务会审意见签字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云南恒鼎煤业公司措施会审意见签字表职务会审意见签字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通风安全部机电物资部作业人员学习签名学习日期:年月曰沿河煤矿720901运输平巷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第一节井田概况—、交通位置沿河煤矿位于富源县城南平距20km处,隶属墨红镇补木村管辖。矿区至墨红镇5km,有简易公路相通,墨红至富源县城40km,有塘石公路相接;往南西经墨红一[□冲一茨营一曲靖81km,为土石及柏油公路,交通尚属方便。二、地形地貌及河流矿区

2、属构造剥蚀低一中山区,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区内由于北北东向补木河河流切割,形成近北北东向沟谷,海拔最高点在矿区东部山脊处,高程+2025.7m,最低点位于补木河北东处,高程+1763m,相对高差262.7m。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层特征井田内及邻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第四系。(一)二叠系上统心)K峨眉山玄武岩组(P2p)由暗绿灰色、灰色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组成。呈细晶等粒结构,具杏仁状构造,属一套火山岩建造。该区未出露,据邻区资料,厚度大于300mo2、龙潭组(P2/)由一套粉砂岩、泥岩、细砂

3、岩夹煤层组成的连续沉积含煤岩系。出露于矿区西南部,出露不全,据钻孔揭露,地层厚度141.21—176.56m,平均160.94m,按岩性组合、含煤特征划分为两段,现分述于后。(1)龙潭组第一段(P^Z1):岩性主要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煤层及煤线组成。厚63.01-78.59mo平均71.42m。局部夹有薄层状菱铁岩,含少量团块状透镜状黄铁矿。该段内共含煤15层,一般有11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3层(Gi、C22、5煤层)。与下伏D0呈假整合接触。(2)龙潭组第二段(P/):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煤线及菱铁岩(单层厚5—50cm不等)组成。厚69.4

4、5-97.94m,平均89.84m,该段内共含煤18层,一般12层,其中可采和大部分可采煤层4层(C7、C<)C11、C16),局部可采1层(Go),多为半暗-半兄型煤,其煤层厚度较大,层位较稳定,煤质较佳。3、长兴组(P2c)出露于矿区西南部,为浅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煤线组成。局部夹薄层菱铁岩(单层厚度1—10cm不等)。该层含煤14层,一般10层,其中局部口」米煤层2层(C2+1、C5),均为块状的暗淡至半暗淡型煤。地层厚度70.44-92.59m,平均86.05m。(二)三叠系下统(TJK卡以头组(Lk)出露于矿区西南部,岩性为灰绿色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泥岩

5、。厚®91.45—128.33m,平均115.0mo2、飞仙关组(T.f)出露于矿区东部广大区域内,为一套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呈不规则状互层或夹层产状。该组地层总厚度358.96m。根据岩性组合及生物化石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三个段,即Tf、T,fT.f30现分述如下:(1)飞仙关组第一段(T.f1):紫红色薄层状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粉砂岩中夹中厚层状细砂岩,底部为中厚层细砂岩。具小型斜层理及交错层理,厚度82.39—113.86m,平均99.54m。(2)飞仙关组第二段(Tf):紫红色、紫灰色薄-中厚层状中细粒含铜砂岩夹粉砂岩。岩石性硬,风化后常形成陡崖,地貌特征

6、明显。厚度91.34—120.55m,平均110.43m。(3)飞仙关组第三段(T.f3):下部为黄绿色中层状细砂岩,岩性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常呈陡岩地貌,上部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130.11—159.25m,平均148.99m。(4)永宁镇组(Tjy):岩性为灰色薄层状灰岩、泥质灰岩,厚度>12加。区内仅见笫一段。(三)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河流冲沟两侧及平坝之中,岩性为褐色褐红色粘土、黄灰色碎石、灰色褐黄色粉砂质粘土、砂砾等组成,厚0—20m不等。与下伏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二、构造该区位于格宗向斜的西翼,总体呈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地层走向NE15—25°

7、,倾向105—115°,倾角20—40°,一般25°左右,地层产状变化不大。区内主要断层有5条,其中2条为正断层,3条为逆断层。现分述如下:K耳断层:位于矿界西部补木村西侧,走向近南北、长1500m,倾向东、倾角75°,南端被第四系掩盖。落差30—60m,正断层。2、F4断层:位于珀3东侧,走向近南北,两端交于F⑶使中间地层呈一楔子向下掉落,倾向西,倾角60°,长约1000m,落差15—20m,市于位于西部边缘,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