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ID:35535015

大小:54.9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苏州园林【教材版本】: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课题】: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9课《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园林,既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等自然元素,又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中国的苏州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

2、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本课择其重点,让学生们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领略外国造园的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互动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园林各自的特点,重点欣赏中国园林艺术中的江南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并使学生能逐渐独立赏析园林艺术。过程与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高发现、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一一苏州园林的赏析,让学生深切领会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增强艺术审美感知力和民族自

3、豪感,提高审美品味。【教学重点】:本课是园林艺术赏析课,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艺术特征,重点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代表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在赏析过程中对中国古典园林人文美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分析和探索。【教具】:课件、影音资料、多媒体【学具】:课本教学过程一、导入:使用多媒体播放昆曲《牡丹亭》,引出曲目中的一段曲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说明昆曲与园林的关系,以此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授课:1、出示题目《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欣赏图片集锦,提出问题,什么是园林?互动引导。小结: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

4、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通过图片欣赏两种园林形式:欧洲园林和中国园林,根据图片进行比较。2、认识中国园林(1)、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现存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徳避暑山庄现存的私家园林:扬州的何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2)、在对现存的南北园林的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体会两者间的特点差异。小结: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私家园林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5、,赋予诗情画意。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1)、虽市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2)、可游、可望、可行、可居的空间美(3)、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4、认识H本园林:枯山水欣赏图片,被称为园林史上的明珠,艺术特点:静、雅、奇5、认识欧洲园林(1)、意大利古典园林: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典范欣赏法尔奈斯庄园: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文化因素)3、台地造园。用到借景俯视的手法,将自然风光与园林融为一体。b、常绿树木。绿树中穿插白色建筑物,冲击视觉效果。c、内容丰富。(2)、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欣赏凡尔塞宫:几何造园术(历史因素)(3)、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万能造

6、园师”布朗(地理因素)三、思考讨论:谈谈你喜欢什么样的园林?并简单说说理由。四、本课小结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通过木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多的亲近园林、感悟园林、热爱园林。五、布置课后思考题你喜欢整齐庄严的法国古典园林还是优美自然的英国风景园林,为什么?板书设计: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一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什么是园林?2、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3、认识日本园林:枯山水4、认识欧洲园林A、意大利古典园林: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结合的典范b、法国古典园林:驯服自然C、英国古典园林:风景如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