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

ID:35549736

大小:459.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27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1页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2页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3页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4页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研究总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文档整理分享《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贵州省铜仁市第二中学郑年忠(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主持完成了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课题批准号2013A011)。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龙江红、杨梅、刘毅、周正文、桂娟、舒滞、张瑶华、刘素平、刘振萍九人。一、简介部分(一)标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二)摘要(不超过500字)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课题批准号2013A011)于2013年底立项,目

2、的是建构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操作和评价策略体系,改变传统课堂生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题以学习金字塔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表现性学习理论等为依据,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为依据,在研究中初步得到以下发现:1.在“活动”中推进语文课堂,是一种改变传统课堂生态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生态。2.在语文“活动”中,应该引入

3、表现性评价理论,按单元确定评价任务(或称教学目标、教学“主题”),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以“活动”为载体,按评价任务(主题)和评价标准,我们逐步完善了作文课、阅读课和高三备考课几种课型的操作模型(教学模式)。本课题研究推动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生态,加快了我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步伐,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今后将在完善和推广实验成果方面继续探讨。二、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设-核心概念研究目的新课程理念的

4、核心是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用什么策略来改变教学方式应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入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经过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新课程理论,但在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等具体实践操作层面还缺乏经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特别是传统的“教学观”,如参考资料word文档整理分享《说文解字》对“教”的解释是“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制约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教师讲授型教学方式依然在课堂上唱主角,师道尊严的传统生态关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实际教学中主要表现在:第一、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得

5、多,学生听得多;教师对教与学方式转变,大多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缺乏实际的行动研究,对如何在行动层面实施新课程理念,关注不够,缺乏现代教育意识;第二、课改前每学期一本书,课改后每学期要完成两本,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加重了。教学理念没有变化,大多数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很多老师更加加大了讲授的力度,有的以至放弃了作文教学,有的老师虽然也布置学生写作文,但是却仍然采用传统的由教师写评语或给一个等次(有的直接按高考标准打分)的做法。第三、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缺陷,依然采用终结性评价,不能适应新课程

6、理念的推进,不能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能服务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等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推广新课程理念,重塑传统课堂生态。我们通过研究语文教学中作文、阅读和备考三种课型开展语文“活动”的操作策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二是学习西方先进的课堂评价理论,研究“教—学—评”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重教师教,轻学生学和评的积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任务的选择常常很随意,我们引入表现性评价理论,先确定单元主题任务和评价标准,一个单元围绕一到两个主题进行

7、教学,这样教学活动就能集中开展,有的放矢,重锤敲打。明确了去哪里(主题任务),我们还要研究怎样去的、去了没有(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1)在“活动”中推进语文课堂的实践意义。有人评价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穿新鞋,走老路”。说明新课程理论这一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上成了一纸空文。在研究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把新课程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要求简化为两个字:活动,课堂在“活动”中开展就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语文课堂引入表现

8、性评价的实践意义。语文“活动”犹如远行或登高,传统的课堂犹如不知道远行和登高的终点,《大学》说“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君子之道,譬如登高,必自卑”,一堂课,我们出发了,但我们不知道参考资料word文档整理分享应该到哪儿去,一堂课下来我们也不知道到了目的地没有,引入“表现性评价理论”能够明确我们一节课的评价任务(学习目标或主题),以及如何评价是否到达的评价标准。这与传统的目标教学和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又有不同,因为它只告诉我们去哪里。而表现性评价,不但要告诉我们去哪里,还告诉了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