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

ID:355579

大小:10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7-27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_第1页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_第2页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_第3页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_第4页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所在系:化学与材料科学系专业:化学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2011年5月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摘要:本论文运用正丁基锡酸或二丁基锡氧化物与有机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正丁基锡3-溴苯甲酸酸酯、正丁基锡5-溴苯甲酸酸酯、二丁基锡3-溴苯甲酸酸酯和二丁基锡5-溴苯甲酸酸酯。对合成的一系列新型的有机锡化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及分析。关键词:丁基锡氧簇合物合成表征目录1.前言……………………………………………………………………………(1)1

2、.1有机锡化学概述……………………………………………………………………………(1)1.1.1有机锡化学发展简史……………………………………………………………(1)1.1.2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3)1.2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5)1.3选题意义…………………………………………………………………………………(5)2.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7)2.1实验部分……………

3、……………………………………………………………………(7)2.1.1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7)2.1.2丁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7)2.1.3丁基锡氧簇合物的表征……………………………………………………………(8)2.2结果与讨论…………………………………………………………………(8)2.3小结……………………………………………………………………………(11)参考文献…………………………………………………………

4、……………(12)致谢…………………………………………………………………………(15)前言1.1有机锡化学概述1.1.1有机锡化学发展简史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类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研究乃至于趋于更完善、更成熟的有机化合物体系。早在一百多年前,有机锡化合物就被由金属锡和卤代烃直接反应合成,取代了传统的格氏试剂间接合成方法[1,2]。由于有机锡代经化合物特别是三烃基锡化合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具有杀菌、防腐作用,所以有关这方面化合物的合成做了大量的工作。早在1904年国外就开始了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工作,但是

5、半个世纪以后,才有了更多的投身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六、七十年代,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合成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并且也提出了有关有机锡化合物结构方面的建议和一些理论。国内关于有机锡化合物研究最早的报道开始于1966年,进入80年代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异军突起,报道很多。这一时期主要的工作还是侧重于结构表征,即用各种检测手段(主要是红外光谱和X衍射光谱)来测定这类化合物的结构,从而验证了前人的推测和结论。另外一个侧重点就是将它的生物活性有效地加以利用。后来的研究工作发现三烃基锡羧酸酯

6、也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所以,以后的研究工作主要以合成三烃基锡羧酸酯为目标和对象。有机锡化合物是至少含有一个锡-碳键存在的化合物,共计四个系列的锡化合物,它们的化学通式为RnSnX4-n。其中,R为烷基或芳香基基团;X为阴离子基团,如氯化物、氧化物、氟化物、氢氧化物或者硫醇盐;n为1~4之间的数;并相应地简称为单、二、三和四烷基有机锡化合物。[3]不同类的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不同:monoorganotin毒性低而triorganotin则有高的生物杀伤力活性;diorganotin主要用于催化剂和稳定

7、剂;tetraorganotin的应用还不多见。大量的有机锡化合物中的锡是四价的,只有少量的是二价的。和同族的元素相比,C-Sn键通常较弱而且极性更大,近似于Pb-C键的性质,其有机基团容易进行再分配,易被卤素、卤化物切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普通条件下有机锡化合物是不稳定的。在室温下,C-Sn键对水是稳定的,对热也相当稳定。许多有机锡化合物可以被减压蒸馏。强酸、卤素和一些亲电试剂可以很方便地断裂C-Sn键。有机锡化合物大多成共价键,但这些共价键又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离子特性。(R3Sn)2O是碱性化合物,

8、可以和无机酸反应生成类似于通常的盐类但又不导电、不溶于水的化合物。Sn=O键是不存在的,以R2SnO形式存在的(R2SnO)n应是聚合物,通常通过分子间的锡氧键交联形成。和碳卤键不同,锡卤键由于具有离子特性而很活泼。与碳原子相比,锡原子之间成键的趋势很弱,但Sn-Sn键是存在的且很容易被氧、卤素和酸所断裂。研究发现,至少含有一个负电性基团的有机锡化合物是典型的路易斯酸。锡原子利用其d轨道采取SPd或SPd杂化通过分子间缔和或分子内配位以及与碱结合形成配合物,从而区别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