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

ID:35574515

大小:6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9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_第1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_第2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_第3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_第4页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交通工程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考试内容:1.1交通工程学概念和相关学科1.1.1交通工程学的概念1.1.2交通工程学的相关学科1.2交通工程学研究内容1.3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1.6交通工程学与道路交通管理的关系第二章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考试内容:2.1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组成2.2驾驶员的交通特性2.2.2视觉特性视觉、视力、视力适应、耀眼、色视觉、视野、隧洞视、视觉敏锐度和视差、立体视觉的概念。2.2.3驾驶员生理特性2.2.4驾驶员的心理特性2.2.5驾驶员的操纵特性注意、动态判断、反应特性(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制动反应时间)的概念。2.2.6驾驶疲劳驾驶疲劳的概念、疲劳

2、产生的原因、驾驶疲劳引发事故的特点2.2.7饮酒与驾驶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特点。驾驶员视觉特性、生理特性、操纵特性、驾驶疲劳、饮酒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2.3骑车者的交通特性10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2.4行人和乘客的交通特性行人、儿童交通特性和交通事故特性。第三章交通流基本特性考试内容:3.1概述3.1.1交通流的概念交通流的概念和分类。3.1.2交通流特性与交通流参数3.2交通量特性3.2.1交通量定义与分类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年最高小时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流率、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系数的概念。3.2.2

3、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3.2.3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3.3车速特性3.3.1车速的基本定义与分类地点车速、行程车速、行驶车速、临界车速、畅行车速、设计车速的概念。3.3.2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地点车速统计分布中的特征值及作用。3.3.3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和关系。3.4密度特性3.4.1车流密度的定义与特征值3.4.2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3.4.3密度参数的分布特性10第四章交通调查与分析考试内容:4.1交通调查的定义、内容及要求4.1.1交通调查的定义交通调查的定义和作用。4.1.2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交通流基本参数调查、交通需求调查、交通事故调查、

4、交通环境调查。4.2交通量调查4.2.1交通量调查目的4.2.2交通量调查方案设计4.2.3交通量调查方法人工法、流动车法调查方法和交通流参数计算。4.2.4交通量资料的换算混合交通量换算为当量值的方法。4.3车速调查4.3.1车速调查目的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调查目的。4.3.2车速调查方法地点车速调查地点和时间的选择、样本量和样本要求、人工法和雷达枪法调查方法。区间车速调查地点和时间的选择、跟车法调查方法。4.3.3车速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绘制地点车速的速度频率、累积速度频率分布曲线,计算时间平均车速、15%位车速、50%位车速、85%位车速、众值(最常见速度)、车速遵守率等参数。4

5、.4车流密度调查车流密度调查的目的。4.5延误调查4.5.1延误的定义与用途4.5.2行车延误调查10跟车法调查路段延误内容。4.5.3交叉口延误调查点样本法及抽样追踪法调查交叉口延误内容、方法和数据整理。4.6饱和流量调查信号灯控制交叉口饱和流量的三种观测方法。第五章交通流理论考试内容:5.2宏观稳态交通流基本模型5.2.1交通流基本模型交通流量、空间平均车速和车流密度的基本关系式。5.2.2速度与密度的关系模型线性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广义单数式模型、多段式模型。5.2.3流量与密度关系模型抛物线模型、对数模型。5.2.4流量与速度关系模型交通流三大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5.3宏观

6、动态交通流模型—车流波动理论5.3.1概述车流波动理论的含义,交通流与流体流的比较。5.3.2车流连续性方程的建立建立车流连续性方程。5.3.3车流的基本方程集散波和消散波,推导车流波的基本方程。5.3.4车流波动理论的应用交通流在信号灯控交叉口的变化和排队长度,低速车插入高速车流产生的影响。5.4宏观交通流模型—跟车理论5.4.1概述跟车理论的含义和研究目的。105.4.2车辆跟车特性分析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特性。5.4.3线性跟车模型5.4.4非线性跟车模型及其跟车模型的一般形式5.4.5跟车模型与车流模型根据跟车理论的一般模型推导相应的交通流速度-密度模型。5.4.6跟车理论的应

7、用5.5交通流统计分布特性5.5.1交通流统计分布研究内容5.5.2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5.5.3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移位负指数分布、复合车头时距分布、爱尔朗分布。5.6排队论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5.6.1概述5.6.2排队论的基本原理排队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主要数量指标。5.6.3排队服务系统的计算模型M/M/1系统的应用。5.6.4排队论的应用第六章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考试内容:6.1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6.1.1道路通行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