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

ID:35596725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30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_第1页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_第2页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_第3页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_第4页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生物发酵生产柠檬酸摘要:柠檬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物质,常用于食品和饮料以及医药、化妆品、洗涤剂以及工业领域。目前其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是微生物在工业上应用的代表。关键词:柠檬酸黑曲霉TCA循环糖酵解表面发酵固体发酵作者:正文:柠檬酸(citric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α-羟基丙烷三羧酸,化学名称2-羟基丙三羧酸,分子式为C6H8O7,是生物体重要的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植物叶子和果实中尤以柠檬、柑橘、梅、李、梨、桃等植物果实中,在动物的骨骼、血液、乳汁、唾液、汗液和尿中以游离柠檬酸状态或以金属盐形式存在。商

2、品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一点后涩味。生产研究历史:早在1784年,瑞典化学家Scheel就首次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了柠檬酸,直到上世纪初,这种有机酸仍然绝大多数是从柠檬中提取出来的。1860年,意大利开始用向果汁中加石灰乳方法制柠檬酸,从而进行工业化生产,以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最著名。1891年,德国科学家Wehmer就从腐败的柑橘中分离出一种丝状菌,能使含钙的糖液变酸,并从中分离出柠檬酸和草酸。1913年,Zahorski首先利用黑曲霉生产柠檬酸,1919年和1923年,比利时的

3、一家公司和美国的Ch.Pfizer公司分别成功进行浅盘发酵法大规模生产柠檬酸。后于1952年,美国Miles公司首先采用深层发酵法大规模生产柠檬酸,并在世界上流行至今。我国柠檬酸工业解放前是空白,1967年黑龙江平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100吨的柠檬酸工厂(以甜菜糖蜜为原料,采用浅盘发酵和钙盐-离子交换法提取工艺)。1968年,用薯干为原料,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上海酵母厂投产成功。以薯干粉为原料、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形成了我国生产柠檬酸的一大特色。1990年,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完成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筛选出860菌种,发酵产酸达

4、2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柠檬酸行业从产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从技术上,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优势在于:①我国的柠檬酸发酵采用的菌种(黑曲霉)具有双重功能,淀粉原料被液化后,即可进行发酵,不需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②尽管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但发酵周期只有64h;③柠檬酸产酸速度大大高于国外水平,平均产酸率是国外的2倍。用处:我国柠檬酸主要消费于食品和饮料市场,其他消费领域包括医药、化妆品、洗涤剂以及工业领域。。发酵原料:几乎含淀粉和可发酵糖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及其副产品,某些有机化合物以及石油中的某些成分都可以采用。目前,柠檬酸生

5、产工业上使用的原料主要有以下几类:⑴淀粉质原料甘薯、木薯、马铃薯及其薯干、薯粉、淀粉及薯渣及玉米粉等。⑵粗制糖类粗蔗糖、水解糖、饴糖等。⑶制糖工业副产品糖蜜、葡萄糖母液、冰糖母液等。⑷含正烷烃(主要是10-20碳)较多的石油馏分。⑸副原料米糠、麦芽、营养盐类、消泡剂类以及各种产酸促进剂。几种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按1t培养基计):a.蔗糖发酵培养基:蔗糖200kgNH4NO31.1kgKCl(1mol/L)MgSO4·7H2O0.25kgHCl(1mol/L)10L水加至1tb.水解糖发酵培养基:还原糖170-180kgNH4NO32

6、.5kgKH2PO40.3kgMgSO4·7H2O0.25kgpH3.5加水至1tc.糖蜜发酵培养基:处理后的糖蜜含糖250g/L左右,pH6.8-7.0d.薯干发酵培养基:薯干粉220kg-280kg液化后加水至1t,pH自然发酵微生物:能够产生柠檬酸的微生物有很多,在石油原料发酵中主要使用酵母菌,特别是解脂假丝酵母和涎沫假丝酵母,但在工业生产上,以糖质或淀粉质原料直接发酵的主要是曲霉属,有黑曲霉、泡盛酒曲霉、米曲霉、灰绿曲霉最为重要,特别是黑曲霉。微生物的育种:(1)为提高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代谢活力,进一步增强EMP的代谢流,采用60

7、Coγ射线或EMS等诱变剂诱变育种(致死率为70%-80%)。通过高糖(蔗糖)14%的培养基平板筛选分离出比原株生长更好的突变株,有可能获得己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更高的菌株;在纤维二糖培养基的平板筛选具有2-脱氢葡萄糖抗性的突变株,有可能获得以淀粉为原料的高产柠檬酸突变株;亦可进一步选育抗金属锰离子、锌离子能力强的突变株。(2)为降低副产物有机酸如葡萄糖酸和草酸的能力,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构建葡萄糖氧化酶和草酰乙酸水解酶丧失的工程菌。生物合成途径:普遍认为柠檬酸糖质原料发酵是经EMP途径、丙酮酸羧化和三羧酸循环而形成的。1954

8、年,Shu提出葡萄糖80%经EMP途径代谢。虽然也存在HMP酶系,但HMP途径主要在孢子阶段活跃,应为它提供了核酸合成等所需的前体物质。Shu的研究表明约有40%的柠檬酸是通过柠檬酸循环中的二羧酸形成的。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