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

ID:35597974

大小:722.6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30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_第1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_第2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_第3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_第4页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一.基础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一个选频网络(谐振频率300KHz+N*20KHz,其中N为学号。通频带10KHz);(2)超外差技术的应用;电路设计与仿真1.选频网络的设计1)。选频网络的电路设计选频功能依靠选频电路实现。高频中常用选频电路有LC谐振回路、晶体振荡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本设计采用LC串联谐振回路作为选频网络。LC串联谐振回路图如下:由设计要求:谐振频率300KHz+N*20KHzN=2420带宽BW=10KHz得(300+24×20)K=780KHz且WO=2Π×2Π×(300KHz+N*20KHz)=4.8984×106Hz由公式:BW=R/L令

2、R=10Ω得L=1mH由WO=1/得:C=41.677pF2)。用multisim软件仿真的波形幅频特性曲线(a)幅频特性曲线(b)20相频特性曲线2.超外差技术的应用: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先确定的频率的方法。超外差原理最早是由E.H.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提出的。这种方法是为了适应远程通信对高频率、弱信号接收的需要,在外差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差方法是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音频,而阿姆斯特朗提出的方法是将输入信号变换为超音频,所以称之为超外差。1919年利用超外差原理制成超外差接收机。这种接收方式的性能优于高频(直接)放大式接收,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

3、于远程信号的接收,并且已推广应用到测量技术等方面。  超外差原理如图1。本地振荡器产生频率为f1的等幅正弦信号,输入信号是一中心频率为fc的已调制频带有限信号,通常f1>fc。这两个信号在混频器中变频,输出为差频分量,称为中频信号,fi=f1-fc为中频频率。图2表示输入为调幅信号的频谱和波形图。输出的中频信号除中心频率由fc变换到fi外,其频谱结构与输入信号相同。因此,中频信号保留了输入信号的全部有用信息。2020超外差原理的典型应用是超外差接收机(图3)。从天线接收的信号经高频放大器放大,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一起加入混频器变频,得到中频信号,再经中频放大、检波和低频放大,然后送给用户。接

4、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往往很宽,在接收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时,可以用改变本地振荡频率f1的方法使混频后的中频fi保持为固定的数值。.超外差接收机电路图接收机的输入信号uc往往十分微弱(一般为几微伏至几百微伏),而检波器需要有足够大的输入信号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有足够大的高频增益把uc放大。早期的接收机采用多级高频放大器来放大接收信号,称为高频放大式接收机。后来广泛采用的是超外差接收机,主要依靠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放大信号。  和高频放大式接收机相比,超外差接收机具有一些突出的优点。20  ① 容易得到足够大而且比较稳定的放大量。  ②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频率特性。这是因为中频频率fi是固定的

5、,所以中频放大器的负载可以采用比较复杂、但性能较好的有源或无源网络,也可以采用固体滤波器,如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  ③ 容易调整。除了混频器之前的天线回路和高频放大器的调谐回路需要与本地振荡器的谐振回路统一调谐之外,中频放大器的负载回路或滤波器是固定的,在接收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时不需再调整。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缺点是电路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干扰,如像频干扰、组合频率干扰和中频干扰等。二.综合设计调幅解调电路的设计。任务:1).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及参数计算;2).利用Protel99SE进行仿真设计;;3).画出电路图、波形图、频率特性图。1.基本原

6、理(1)振幅调制调幅指的是用需要传送的信息(低频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其随调制信号线性变化。若设载波为uc(t)=Ucmcosωct,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即uΩ(t)=UΩmcosΩt,则普通调幅信号为:uAM(t)=(Ucm+kUΩmcosΩt)cosωct=Ucm(1+MacosΩt)cosωct其中Ma=kaUΩm/Ucm为调幅指数(调幅度),ka为比例系数。普通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图如图(1)所示。20因为载波不包含信息,为了减小不必要的功率浪费,可以只发射上下边频,而不发射载波,称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用DSB表示。设载波为uc(t)=Ucmcosωct,单频调制

7、信号为uΩ(t)=UωmcosΩt(Ω〈〈ωc),则双边带调幅信号为:uDSB(t)=kuΩ(t)uc(t)=kUΩmUcmcosΩtcosωct=[cos(ωc+Ω)t+cos(ωc-Ω)t]其中k为比例系数。可见双边带调幅信号中仅包含两个边频,无载频分量,其频带宽度仍为调制信号带宽的两倍。图(2)显示了单频调制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有关波形与频谱图。20需要注意的是,双边带调幅信号不仅其包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