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ID:35601483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30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_第1页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_第2页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_第3页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_第4页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建筑工程挂靠过程中的有关法律问题作者:洋县法院雷崇理  发布时间:2009-12-0917:00:28摘 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法律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法律对于经济的保护也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发展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健全,法律应用还存在着不规范。现实中,挂靠法律问题的发生及其危害日益严重,急需法律予以规制。通过对挂靠问题的论述,了解我国目前在挂靠法律问题中法律的应用。本文试从挂靠的特征、存在的法律问题及解决对策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挂靠问题能够得以很好解决。关键词:  挂靠  对策挂靠是指不具备资质条件的

2、单位或个人以赢利为目的,以某一具备资质条件的施工企业的名义与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或承揽建设工程任务,并向被挂靠单位缴纳一定比例费用的经营合作行为 。[1]     一、挂靠的特征我国的民事实体法并没有对挂靠作一个准确的界定,仅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第43条作了程序上的规定。在现实中挂靠双方为了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挂靠人往往以被挂靠人的分支机构(如第X工程处、第X工程队)或委托代理人(如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等名义出现。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工程挂靠有以下法律特征: ...   

3、 第一、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够者利用了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的名义对外承接了工程。资质是一个建筑企业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体现之一,它不仅代表建筑企业承接工程的级别,也代表该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因此法律明令禁止无资质或资质不够者承接建筑工程。于是这部分体便在利益的趋使之下,通过利用他人名义承接工程的方式来规避法律,以达到谋利的目的。    第二、利用他人资质者变相向有资质的建筑企业缴纳费用。利用他人资质者一般会向有资质的企业缴纳一定的费用,但为了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上交的这部分费用通常是以管理费、承包费等形式表现出来。而有资质的这些建筑企业并没有像双方约

4、定的条款一样履行任何所谓管理义务,它所做的只是配合对方承接工程,其余与已无关。    第三、挂靠者的经营方式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一般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实际能力。就与被挂靠者的关系来讲,挂靠者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与被挂靠方的民事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挂靠者是实体义务的履行者和权利的最终享有者,它对工程进行独立核算,独自组织工程施工,是盈亏的终结承受者。 但因实践中挂靠者多为个人、合伙、资质差的建筑企业,之所以挂靠,就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没有能力,比如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和场所,没有稳定的施工队伍等等。即便是某些

5、建筑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信独立对所承接的工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挂靠一方对外往往以被挂靠人的分支机构或代表的身份出现。比如前文所述及的某某工程处、某某工程驻工地代表等等。这种外化的表象特征容易使人误认为挂靠双方的法律关系是内部的承包关系或是委托代理关系。且在审判实务中也常有法院作出这样的认定。                 二、相关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工程挂靠依然存在并在不断的膨胀发展,随之也有各种理论和实践分歧的产生,相应的在此类案件的审理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分歧。(一)对挂靠经营的概念存

6、在多种认识第一,认为被挂靠者与挂靠者是委托与受托关系,受托人(挂靠者)在委托人(被挂靠者)的授权范围内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这种认识的依据有两点:一是被挂靠者通常要给挂靠者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在委托书中注明该挂靠者为己方签订合同的代理人,权限为办理涉及某工程事宜;二是挂靠者行为时均以被挂靠者某项目部、工程处经理或负责人的身份出现,因此形式上符合职务行为的特征。在这种认识下,即使挂靠者超越授权范围,也可成立表见代理。第二,认为被挂靠者与挂靠者是发包者与承包者的关系,被挂靠者是发包人,挂靠者是承包人、分包人或新的承包人。这种认识的依据是,

7、挂靠协议约定被挂靠者不介入挂靠者与开发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不对工程进行管理,而由挂靠者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由此工程产生的一切责任。 第三,认为被挂靠者与挂靠者是托管关系,挂靠者依据挂靠协议,在约定的条件下和约定的期限内将自己委托于有管理能力的企业,由于该挂靠并不以某一特定工程的存在为前提,且挂靠者需定期交纳管理费,因此两者之间符合托管特征。 第四,认为被挂靠者与挂靠者是借用关系,挂靠者借用被挂靠者的资质和名义与开发单位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从中获取利益。挂靠只是资质、名义和身份的借用,不发生其他法律关系。...上述多种认识的存在,导致案件性质

8、的界定分歧,实质为挂靠纠纷更多的被归为委托代理关系,承包、分包、转包关系或者托管关系;实质是其他关系纠纷,却又往往被归为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