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ID:35606208

大小:332.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3-31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为电大法学专业开放教育本科之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二、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好各部门法打下基础。批判地吸收与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的精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提高对中国法制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我国的现行法;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信心。(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历史上法制发展变革的原因;认识历代统

2、治阶级如何利用法制为其统治服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认识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掌握学习方法。三、为便于我省学员学习,安徽电大文法部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几次中央电大师资培训会议精神,将教学重点内容、了解内容(并非绝对)分别予以列举出来,望教师学员能在教与学中予以参考。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掌握中国法制史产生、发展、变化的大致线索和学习中国法制史的目的与方法。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法律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重点掌握夏朝法律制度的概况。 第一节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国家与法制的产生一、夏朝

3、建立以前的我国原始社会二、私有、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三、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一)夏朝的建立(二)国家的产生第二节法律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律的起源二、我国古籍中对刑、法、律的释义及运用(一)刑(二)法(三)律三、夏朝的法律制度(一)“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二)“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三)“昏、墨、贼、杀”(四)“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四、监狱的设立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2、重点掌握商朝刑事立法的刑名、罪名和奴隶制“五刑”的确立3、重点掌握商朝继承制度前后的发展变化。4、了解司法机

4、关与监狱的设立情况第一节汤灭夏朝建立商朝第二节商朝的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概况二、刑事立法指导思想三、刑名四、罪名第三节婚姻制度与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二、继承制度第四节司法机关和监狱一、司法机关(一般了解)二、监狱(注意掌握名词的读音及写法)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周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奴隶制法制也达到相当完备阶段,而且对以后封建法制曾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本章为重点章,要全面掌握立法概况、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婚姻家庭和继承立法以及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周的建立和奴隶制进一步发展一、西周的建立二、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5、第二节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一、立法概况二、法律形式第三节 刑事立法一、刑事立法指导思想二、定罪量刑的若干原则三、罪名四、刑名第四节民事立法一、所有权二、契约关系第四节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一、婚姻制度二、家庭制度三、继承制度第四节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与审判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所引起的法制改革。2、明确成文法的公布于论争。3、重点掌握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4、重点掌握李悝《法经》的内容与意义 第一节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一、井田制的破坏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三、礼制的衰落(亲亲尊尊)第二节法

6、律制度的变革一、郑、晋、楚各国的立法概况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第三节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与分封制的确立一、各诸侯国的变法二、封建制的确立第四节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二、立法指导思想三、李悝的《法经》 第五章秦朝的法律教学目的与要求秦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专制初建时期,故本章为重点章。重点掌握1、秦朝的立法概况、刑事立法、经济立法中《田律》、《工律》《金布律》、《关市律》主要调整对象。2、秦朝的司法制度,并注意其中的特点,如刑罚原则中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诉讼中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等等。 第一节秦朝的建立及其巩固统

7、一的措施第二节立法概况一、立法指导思想二、立法活动与云梦秦简的发现三、法律形式第三节刑事立法一、刑名二、罪名三、定罪量刑的原则第四节经济立法一、关于资源保护方面二、关于农业生产方面三、关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面第五节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二、诉讼制度第六章两汉的法律制度教学目的与要求西汉时期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其法制在理论上、时践上都不断完善。本章是重点。1、重点掌握两汉的立法概况、法律形式。2、掌握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汉初是以“黄老思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约法省刑”。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象结合,“德刑并用”。3

8、、掌握定罪量刑若干原则。4、重点掌握刑事立法与汉文帝时的刑制改革。5、掌握民事立法与婚姻家庭制度和继承制度和继承制度,重点掌握司法制度。 第一节两汉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