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5608500

大小:11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31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人文艺术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高二年级秋季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D.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表明了世卿世禄制度趋于瓦解,平民也可以有机会步入权贵阶层,故B项正确;秦朝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秦朝,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几个

2、人物虽然出身于平民,但并不能代表整个平民阶层已经掌握国家权力,这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2.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西汉初年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刘邦晚年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B.加强了君主专制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17-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

3、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点睛】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国)并行。3.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

4、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B.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C.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D.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题干可知,在唐中期以后,“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说明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支配的权力,没有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庭伦理的变化,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中期以后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变化,即“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

5、格”,这种变化反映了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私有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即国家对私有财产权实行了保护政策,故C项正确;均田制度难以为继是因为由于唐中后期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D项错误。4.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7-【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采访处置使变为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兵权和监察权于一身),说明地方权力的相对膨胀,削

6、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体现藩镇割据,排除B;集权于一身,不一定会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5.“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古代种麦、豆等农作物的时节,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说明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区域农业,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的行为,故C项错

7、误;材料只涉及两种农作物,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6.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A.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粮食”“棉布”“盐”,这些与传统农耕经济密切相关,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经济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产品是面向市场的,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技术的地位问题,排除D。7.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庙会开始兴起,寺庙和道观等地成为长安城

8、内便利的经济交流场所,进而成为官府开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