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

ID:35629742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04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_第1页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_第2页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_第3页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_第4页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称评审论文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主论文)作者:蒋金泉单位:云南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日期:二〇一五年五月...浅谈结构延性的重要性云南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蒋金泉【摘要】:混凝土延性设计是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减少结构受到外力时受到的破坏程度,提升建筑抗震能力,对于建筑安全以及使用者的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混凝土结构延性概念、重要性、延性设计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延性 抗震性能延性设计措施 构件延性结构整体延性一、前言在结构抗震设计时,我们通常会说,要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延性,何为延性?为何延性在抗震设计中如何重要?本文讲介绍延性的基本概念和设计中怎样实现提高结构构件和结构整体延

2、性的方法,以及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给予总结。二、延性的概念...在结构抗震设计时,我们通常会说,要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延性,何为延性?为何延性在抗震设计中如何重要?首先看玻璃和橡胶,哪个抗压强度大?当然,这里指的是普通玻璃,不是钢化玻璃。肯定玻璃的强度要高一些,试想一下,你拿根坚硬的针,能在玻璃上能扎个孔出来吗?似乎很难。但是,你可以很容易的在橡胶上扎个孔。尽管玻璃的强度大,但是你不会觉得玻璃更“结实”,你试着拿个锤子,可以一锤子将玻璃砸碎,但是却不会砸碎橡胶。原因在于,橡胶的变形能力大,即延性大。当材料的强度提高时,它的变性能力,即延性通常会变差。结构设计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能无限制的

3、通过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来达到抗震的目的,原因在于:(1)地震具有不确定性,就算承载能力再高,也有可能会遭遇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安全、经济、有效,承载能力设计过高,经济性差,因为设计了如此高的承载能力,花费了巨额投资,在结构服役期内却未必有地震作用;(3)更重要的是,承载力设计过高,结构的延性较差,会出现地震作用超过承载能力后,结构象玻璃一样立即产生“脆性破坏”。框架结构中,延性设计措施概括起来有三句话: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1)强柱弱梁,是要求结构在强震下进入塑性阶段时,塑性铰要在首先在梁端出现,而不是柱端。因为梁端塑性铰为局部破坏机制,可以利用

4、梁端塑性铰的转动来耗能。而柱端塑性铰为整体倒塌机制,柱端一旦出现塑性铰,整个结构将会丧失承载能力。(2)强剪弱弯,是要求结构的抗剪能力要强于抗弯能力,避免结构或构件在弯曲破坏之前已经形成剪切破坏,以保证构件、结构的延性。因为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耗能能力差。(3)强节点强锚固,是指构件在自身破坏之前,避免出现节点区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否则构件自身的耗能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结构设计中,重要构件往往通过限制配筋率来确保其性能发挥,超限审查中也经常伴随着提高某一批次构件的配筋率,然配筋率与延性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千丝万缕?先给延性戴个帽,延性指结构或构件屈服后,强度或承载力没有显著降低时的

5、塑性/非弹性变形能力。分为材料、截面、构件及结构延性,常用延性系数来表达,即:材料延性是应变延性,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来反映,表观的是材料屈服后的塑(脆)性变形能力;截面延性是曲率延性,通过受压区高度来反映,表观的是截面屈服后的塑性转动能力;构件延性是位移延性,通过塑性铰来反映,表观的是塑性铰的转动能力;结构延性也是位移延性,通过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或层剪力-层位移曲线来反映,表观的是整体塑性变形能力。四种延性之间存在着相互牵制与影响,尤其是材料延性与截面延性、构件延性与结构延性,材料延性与截面延性是负相关的,构件延性与结构延性的关系取决于塑性铰形成后结构的破坏机制(仍是现阶段结构工程领域研究

6、热点与难点)。...材料延性是根本,是本构关系的层次(本构关系仅针对材料而言,然设计中不乏构件本构,更有甚者,出现结构本构),影响着其他三种延性,一般采用应变延性指标来衡量,即极限应变/屈服应变。结构中存在两大材料:钢与砼,钢应力-应变曲线设计者应很熟悉,弹性段、屈服段(屈服点)、强化段与颈缩段,具体来讲,钢延性指标=峰值应力应变/屈服点应变;砼本构研究最透彻的当属非约束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本构,应变延性与砼强度存在很大关系,随强度提高,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工作段拉长,峰值应变值提高,下降段陡峭(意味着脆性强化)。砼延性指标=极限应变/峰值应变,砼极限应变可取0.003~0.004,普通砼峰值应变

7、为0.0015~0.002,高强砼峰值应变为0.002;实际结构砼基本都属于约束砼,由于箍筋的环箍效应,应力-应变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约束越好延性越好,约束的好与不好通过配箍特征值来衡量。规范中对材料使用的限定一般是从材料延性考虑,如“对于框支梁、框支柱及一级框架梁、柱,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