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翻译理论

1.中国翻译理论

ID:35646070

大小:9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06

1.中国翻译理论_第1页
1.中国翻译理论_第2页
1.中国翻译理论_第3页
1.中国翻译理论_第4页
1.中国翻译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1.中国翻译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讲人:邓欢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东汉桓帝建和两年2、符秦时代3、南北朝4、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5、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6、“五四”以前7、“五四”以后8、辛亥革命之后1、1安世高:安息人(即波斯)娄迦谶1、2三支支亮支谦1、3竺法护:月支人,译175部佛经《安般守意经》2、1释道安:设置“译场”2、2鸠摩罗什:天竺人(即印度)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3、1真谛: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4、1释彦琮:隋

2、代,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自创了“新译”4、2鸠摩罗什佛经三大翻译家真谛玄奘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5、1徐光启5、2林纾(琴南)5、3严复(又陵)5、1、1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5、2、1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5、3、1严复: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

3、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6、1“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7、1“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8、1辛亥革命之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创了白话文的新纪元,也开创了白话翻译的新纪元。8、2鲁迅和瞿秋白在1931—1932年关于翻译的通信对翻译理论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鲁迅在1935年写的《题定·草》里,提出

4、了自己的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