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ID:35664441

大小:93.3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08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期末文综试卷24.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25.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A.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B.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C.统治者

2、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26.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上海成为南方重要对外贸易城市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27.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禁令,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

3、有所松弛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宋代传统生产方式逐渐瓦解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28.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8-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29.1941年6月,国民政府正式推行“田赋征实”政策。自该年下

4、半年起,农户不再缴纳货币,而改为直接上缴谷物。同时,国民政府设立粮食部,由徐堪出任部长,负责军粮民食的收购、仓储、运输、调拨等事务,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有关粮食事务的工作。此措施()A.有利于维系战时经济的稳定B.得到地方实力派军阀的认同C.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D.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30.毛泽东在“三大”期间表示:“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行不通。”因为,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无产阶级也人数太少。或者出现一个和平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或者出现一场世界革命,因为不推翻资本主义

5、国家的资产阶级,国民革命就不可能出现。这说明()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薄弱B.中国应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C.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中国革命可能推动世界革命31.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B.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C.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D.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32.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

6、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B.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C.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3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

7、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8-34.1935年初,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

8、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多数民众[来源:学&科&网Z&X&X&K]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A推动了美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B.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C.没有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D.本质上代表美国多数民众的利益35.英国上个世纪60年代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申请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强硬拒绝,英国到1967年,仍然缺席欧共体。一直到1973年双方重启谈判,才终于成功加入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