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ID:3567429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0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的教学目标。关键词合作小组合作课堂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挥了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加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在合

2、作式的小组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领导意识和民主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当在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就有关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1.1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与当今素质教育已不相适应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相对人类曾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同时也将改变“文盲

3、”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不再是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的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现有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继续学习”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所不能实现的。1.2当前的课程改革必将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方式”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至今还没有一个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但

4、无论是怎样定义,在本质上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学习方式的实质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偏爱以及学习倾向。第二,稳定而独特是学习方式的本质属性。第三,学习方式受到社会、家庭、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由于受到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表现为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

5、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1.3合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个指导思想看,培养目标更多的体现于社会的需求,事实上,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宠爱,自我意识很强,希

6、望别人以他为中心、尊重他的一切。他们的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强,反映迅速,胆量大,发言积极,他们所欠缺的是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2.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2.1学习小组的建立小组以4至6人为宜。分组时应该考虑各组之间各方面能力都相对均衡,如:学习基础的高低、发言的积极性、性格内向和外向、组织能力等,这样各组之间更具有竞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组内设小组长一名,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对小组长人选的确定,既要考虑组内成员的意见,还要看个人能力。为使全

7、体成员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小组长亦可实行轮换制,同时要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工作。2.2学习小组的分工在小组中,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只有细致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小组分工要实行轮换制,可采用每周轮换一次的方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组织、安排。为了便于操作,还可

8、以将各成员进行编号,由教师统一分工。当学生的合作经验增多时可让他们自行安排。如果需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待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按小组成员的编号随机指定发言,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小组合作学习与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