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ID:35674865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0

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_第1页
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_第2页
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论文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  省级专家张延平推荐:日常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感悟中提升能力,那么应对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新课改高考将是苍白的。孟老师“高考制度下的素质教育教学再思考”,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当前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先进的、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学。但是,由于高考这一竞争性极强的选拔性考试的压力,很多地方把素质教育和高考对立起来。其实,现在的高考,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已经明显的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和应对高考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本文仅就一题为例,旨在

2、揭示高考和素质教育的统一性,并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和思考。以2009文综(山东卷)第28题为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2分)并

3、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括知识,概括说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3分)   (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8分)本题分值相当大,但是考察学生的能力性很强。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发现事物间联系的能力、总结能力、分析能力。当然,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一个基础。而学生的这些能力都来自于平时的锻炼和培养。传统的教学不

4、能培养出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的养成恰恰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远不能适应当今的高考。为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思想认识上,应该清楚素质教育和高考是统一的,不是矛盾的。高考这支指挥棒就是要我们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高考考查的方向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摒弃将高考和素质教育对立的思想。素质教育也要考试,但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教育,高考不是要我们不要考试,而是不要我们搞应试教育。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应该认真落实。二、教学要坚持与时俱进、育

5、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重视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应用最新的资料。应该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通过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做好总结工作。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能力。学生是一个自由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去努力学习,这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来学习,增长知识。特别是学生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和感受。三、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高考,是以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为基础的。所以,基础知识必须要掌握好、掌握牢。当然,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基础知识需要教师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这样

6、既能使学生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也随之锻炼起来了。让学生学活、用活,然后把形成的基础知识牢固记忆。四、在教学管理上,不能以高考为唯一标准去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尤其是杜绝对学生的粗暴的管理。高考重视学生的各种素质的综合,也包括心理素质。真正的知识是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形成的。要给学生一个可信任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高考和教学之间,应该摆正认识,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和高考的统一性,坚决杜绝应试教育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不正确、不合理的做法。要以素质教育为旗帜,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不断

7、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方法,积极稳妥搞教学,扎扎实实铸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和赢得高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