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

ID:3573318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_第1页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_第2页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_第3页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走在自己的人生道上”  “要爱一个人,一定不可以用对方不会同意的方式去爱,否则与恨无异……人间许多悲剧,不是没有爱,而是爱得太专横,太霸道,爱得跟冤冤相报没有两样。人生苦短,何必如此苦苦折腾?”这是台湾作家亮轩在其自传《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说出的最为锥心沥血的话,也是一个在残缺家庭中艰难长大的智者,基于自身遭遇而写出的寄语和忠告。  亮轩本名马国光,1942年10月的一天出生于时为中华民国政府的“陪都”――重庆。在经历了将近一年寄居于上海南汇清凉寺的生活之后,他于1942年被父母携居台湾

2、,旋因父母再次失和而从此母子暌隔数十年。他在书中痛苦地回忆说,早年在人世间遭遇的,是一个身心都曾“失落”的童年,尽管他所在的家庭,有父亲、姑丈和姑妈三个亲长,但在记忆中却从未享受过什么“慈爱”:  我庆幸没有让这个世界上我仅有的血亲长辈给打得屈服了,幸好心智一直健康无碍,天生的好学深思没有折损。我还是我,没有让他们打成他们要的什么样的孩子,多么庆幸我依然读我自己想要读的书,从来没有因为是个功课差、不列名(指学校通报家长用的《儿童手册》上三门功课不及格者――引用者注)又留级的学生而自卑自贱。我知道他们为了我好,但是却用了我无法接受的方式。我知道他们活着也不容易,但

3、我从来没有同意过,这就可以成为打孩子的理由。  不论打我的是我的亲人还是老师,我至今痛恨体罚,痛恨暴力,痛恨任何人以暴力加诸无抵抗力者的行为。我之痛恨任何形式的蛮横专制,与痛恨体罚息息相关……我后来写了多年时评,对不公不义表现出非常的反感,此与自小受到“家暴”必然有关。我也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一生没有跟人打架的记录,起先是不敢打,我身体瘦弱,没有打架的本钱。后来,我总想证明,不用暴力,依然可以面对“问题”。(第五章《失落的童年》)  耐人寻味的是,《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当年在台湾问世的时候,本名《坏孩子》,也许这更符合作者写作本书的原意和初衷。全书

4、17万字,分为《出生前后》《生死情缘》《重庆,北碚,合川》《嘉陵江到淡水河》《失落的童年》《逃啊逃》《别有天地》《异样人间》《此恨绵绵》九章,叙说了曲折的家世,破碎的家庭,分裂的社会所造就的令人唏嘘的童年人事,内涵量十分丰富。  虽说“人生许多的痛苦,是说不出,也不想说,恨不得忘记的……”(第五章《逃啊逃》),但物不得其平则鸣,却也是人世间的一个社会学铁律。也许正是在人生懵懂之际的“痛不欲生”和“乐不可支”,尤其是已拥有了人生阅历深度和知识理性高度的晚年,对童年的反思、时代的觉悟、亲长的感恩,才激发了作者写作该书的灵感。而作为一部旨在昭告来者的童年回忆录,作者感

5、到那些被岁月风化、斑剥乃至残破了的往事,颇耐寻思,“让人想起那些再也没机会见到的大部分”。那么,被作者写录在书中的那“大部分”,是什么呢?  原来,任何一个人投胎有了生命,来到世上的最先依托,就是他所在的家庭。家人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乃至彼此关系,在后天因素上影响并决定着孩子的性格,甚至决定了其人生的走向。当孩子有了记忆和观察,又进而上学启了蒙,就会在所处的社会和所过的时代中,逐渐建立自己的阅读力和思考力,并形成各自的个性。个性的形成,是一个人成长的里程碑,是成人的标志,更是他弹奏百年人生乐章的拨指。但对于那个本名马国光,差一点被其母亲易名为“孙心南”,成人后自

6、以“亮轩”闻名台湾文坛的作者来说,他的出生可谓既不幸而又有幸。  他回忆说,当年其父亲对他的期待只是“要好好读书”五个字。可事与愿违,几乎自打入北师附小一年级起,他就在学习上遭遇了一个及其严重的学习障碍:每当新学期将一大摞教科书抱回家通读一遍后,接下来,“那些书对我就再也没有吸引力,上课又很少听到有意思的事情,非常无趣,因此,凡是教科书空白处,都让我画得满满的漫画,跟很多一页页急翻过去就能看出来的卡通动画,这些都是我在所谓听课时的‘杰作’……我一辈子爱随手画画,应当跟不爱读教科书构成消长相因的对立关系”,“我不爱读教科书,尤其不爱读课文之后的许多也要背下来的注解

7、跟练习。我无法接受历史课本里远远不如历史小说精彩的内容”,而只要不是学校老师指定我们在课堂读和课下背的书,却“无不读得津津有味”,于是,不断因读“私书”而被老师责罚,课业差到数度留级,“因为我是个手不释卷的坏学生。什么是‘坏学生’?考试差者也。”(第五章《失落的童年》)  作为学龄少儿,以“记问”为主要方式的“月考”“周考”中,成绩考不好就只有挨家人打。在一种名为自暴自弃的心理驱使下,作者从逃课到逃学,从撒谎到偷摸,终因父子矛盾不可调和而离家出走,辍学流浪。在这章文字中,作者写下了一个小花絮:当他听闻其姐姐说他“小的时候好可爱”时,不由得怦然心惊:“因为对自己常

8、常挨打,我给自己的理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