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世疾邪赋赏析

刺世疾邪赋赏析

ID:35733651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5

刺世疾邪赋赏析_第1页
刺世疾邪赋赏析_第2页
刺世疾邪赋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刺世疾邪赋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刺世疾邪赋赏析刺世疾邪赋赏析  摘要:《刺世疾邪赋》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腐朽昏庸的封建统治及猖狂的邪恶奸佞进行深刻批判的抒情小赋,表达了作者坚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同时表现出他正直耿介的性格。直率猛烈的创作风格使它成为东汉抒情小赋中独特的一篇并在文学史上始终放绽放异彩。  关键词:刺世;直率猛烈;思想内容;创作风格  作者简介:吕娜,女(1991.8-),籍贯:山东莱芜,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

2、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1  《刺世疾邪赋》不同于以往两汉铺采雕琢、雍容典雅的大赋,而是直接对社会苦难进行反思,其批判的尖锐性、艺术技巧的熟练应用,使它成为东汉抒情小赋中独特的一篇并在文学史上始终放绽放异彩。《刺世疾邪赋》直率猛烈的创作风格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是分不开的。赵壹,甘肃天水人,该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赵壹身上自然也会保留西部这种尚武、坚毅、狂飙克己的精神。因此,他不同于文质彬彬、委婉含蓄的普通士大夫,而是性格刚猛无畏、耿介高傲、不趋炎附势的“抗脏之士”。他敢于冒犯权

3、威,所以才会“为乡党所摈”、“后屡抵罪几至死”;同时他又傲骨铮铮,才会“十辟公府不就,终于吏”,回乡“滴汗于黄土,涉足于泥道”。他所处的东汉桓帝、灵帝时代,正是政局动荡、世风日下的时代,赵壹痛感于此,写下《刺世疾邪赋》,以犀利、尖刻的语言直指当时昏聩的朝廷及污浊的世风。正是他耿介正直、磊落独行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刺世疾邪赋》的思想基础。  一、痛陈时弊的思想内容  作者首先通过题目就点明了主旨,“刺世疾邪”即讽刺和憎恨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意思,可见其犀利直率。全赋从评估到论今,不仅揭露社会黑暗现象还深究其原因,

4、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  作者在第一段揭示了从春秋至今历代统治残民利己的本质。春秋时祸败的开始,经历了战国至秦汉,民生更是每况愈下,三王五帝的德政都不能拯救乱世,刑法惩戒更是不能解决不了社会的污浊,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一味的残民利己。作者在第二段对东汉末年的世态人情做了充分的揭示。以四言为主,通过铺张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用急切逼人的语言表达了心中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第三段,揭示黑暗社会腐败的根源――执政之匪贤。矛头直指皇帝不辨媸妍,同时,作者还具有敏感的预见性,提出“安危亡于旦夕”的

5、预言,认识到这腐朽的社会气数已尽。面对衰微的社会,作者愤然的表示“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1],表达了坚持真理、与昏暗的统治截然对立的态度。最后两段,作者借秦客、鲁生的问答,以五言诗的形式进一步揭露污浊的现实,抒发心中积郁的愤慨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从“欲竭诚而尽忠”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忧国与爱国是相联系的,尖锐的批判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相联系的,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他既对黑白颠倒的社会深恶痛绝,又为危在旦夕的朝廷而痛心,正是“持重者多危词,赤心人少甘语”。这篇疾刺赋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

6、神,痛陈时弊,是激愤的政治抒情小赋。  二、直率猛烈的创作风格  (一)、抒情风格:《刺世疾邪赋》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直言其事、畅所欲言,关注现实,其刚劲质朴、义正词严的风格显示出一种浩然之气。  (二)、语言、句式风格:语言上犀利尖刻、奔流激荡,格言化显著,篇幅短小精炼。句式灵活多变,既有带“兮”的骚体句,又有四言押韵的赋体句,也有五言押韵的诗体句和其他散文式的语句。灵活多变的句式既能淋漓尽致的抒发情感,又使文章做到了简洁有力。  (三)、艺术手法上:“比、兴”手法的应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

7、果,如“群吠之狺狺”比喻皇帝周围小人的谗言,奸佞之人卑鄙丑恶、阿谀奉承的嘴脸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积薪而待然”形象地描绘出东汉统治危在旦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文中“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由小草顺风而倒的自然现象引出世俗之人总是将富贵之人称为贤者的世风。其次是对比手法的广泛应用,文章中应用了大量的对比已达到讽刺效果、增强文章的气势。如“按馅日炽”与“刚克消亡”、“乱痔结驷”与“正色徒行”、“邪夫显进”与“直士幽藏”的对比,奸佞之人的荣升与直指之人的落寞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了刺世疾邪的效果。

8、还有就是典故的应用,比如《庄子》中曹商为秦王舐痔的典故、《楚辞》中兰蕙、九重的典故,既达到了讽刺抒情的效果,又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感。  (四)、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是结尾赋与五言诗的结合,体现了他个人技法的成熟,立意、遣词造句收放自如。赵壹正式将五言诗附于篇末,与词赋相融,既有辞赋史的意义,又有诗歌史的意义,标识东汉文人创作五言诗的技巧日益成熟。在抒情上,两首诗较口语化,也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