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

ID:35734378

大小:31.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5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_第1页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_第2页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_第3页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_第4页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枣庄瀚邦化工有限公司---工艺符合性审查报告审批:韩兴河编写:杜伟日期:2018年1月---一、评审目的检查各生产岗位的作业活动、安全设备设施、产品工艺等有关的危害及环境因素。二、评审范围车间生产活动三、评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四、评审方式检查车间相关作业记录、检查生产现场设备设施运行及人员的操作对照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五、评审人员评审组长:韩兴河评审组员:杜伟、杜迎超、杜传千六、评审时间:2018年1月8日七、工艺流程简述公司主要原料为废醋酸,产品为除杂之后的稀醋酸。工艺流程:(1)向预热罐中

2、注入废醋酸,预热后导入精馏塔。(2)利用导热油炉循环加热,对废醋酸进行脱色,除去杂质。(3)利用气相色谱法(使用少量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检验精馏后的乙酸品质是否达标。八、工艺过程中危险性分析1物料危险性分析1.1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乙酸、压缩空气、压缩氮气。根据《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完整版),项目未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16年2月6日修正---版),项目不涉及易制毒化学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

3、化学品管理条例》附件,项目不涉及上述化学品。根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版),项目不涉及易制爆危险化学品。1.2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数量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乙酸,年产量500吨;压缩空气、压缩氮气为分析化验时使用,量很少。2建设项目工艺过程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火灾、中毒事故的危险源2.1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乙酸: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热源能引起燃烧爆炸。与铬酸、过氧化物、硝酸或其他氧化剂接触,有爆炸危险。在

4、生产过程中若设备设施本身有缺陷、选型选材不当、工艺操作参数失控或存在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物料输送管道周围具有摩擦撞击、明火、高温热体、电火花、雷击等多种外部点火源。可燃物料从管道破裂处或密封不严处高速喷出时会产生静电,成为泄漏的可燃物料或周围可燃物的引火源。由于管道连接着各种设备,管道发生火灾,不但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使整个生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事故迅速蔓延和扩大。2.静电及雷电引发的火灾危险生产装置区防雷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或防雷设施不完善,不能覆盖应保护的区域,雷击可造成设备设施损坏,导

5、致可燃物料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装置中存在静电放电引起火灾的可能性。若设备和管道无有效的导除静电设施和措施,静电积聚产生的静电火花可能引发易燃物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电气火灾的危险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在具有爆炸性气体、粉尘及可燃物质的环境中因电气原因产生的引燃条件导致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在以往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中,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仅次于明火所引起的火灾爆炸。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灯具和电热器---具引燃可燃物等。其间接原因有设备缺陷、操作失误、安装及设计施工中因考虑不周而存在

6、的隐患等;直接原因是电气运行过程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以及所发生的电弧、电火花等引燃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及可燃物质。若电气设备质量差,选型、安装不当或电缆接头不良、负荷过载,电气设备散热不良、过热或明火高温烘烤,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损坏,电气设备因工作原因或事故原因产生火花、电弧,均可引发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继而引起生产、储存场所易燃、可燃物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另外,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等均可引起火灾。若因安装质量差、有酸碱腐蚀性的环境中电线明敷、设备未做保护直接安装、布线时绝缘层损伤、导线接头连接质量和绝缘包扎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

7、因导致低压配电系统发生漏电,可因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4.管理、操作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危险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或管理不当,可能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作业人员素质低或未经培训即上岗作业,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不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可能因贻误处理时机或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5.中毒、窒息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有乙酸。吸入本品对鼻、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

8、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生产过程中若设备及管道密闭不严、设备及管道选材不当造成腐蚀穿透、人员违规操作,导致有毒物料泄漏,企业未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或作业人员不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