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

ID:35749471

大小:548.87 KB

页数:110页

时间:2019-04-16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涛团队考研政治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考研政治课堂笔记徐涛团队年度诚意奉献徐涛刘源泉毕中毅罗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5.马克思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

2、趋激化。7.思想溯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列宁主义从外国到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8.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部分、哲学二、唯物论(一)物质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是人们识和

3、认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考生应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因为,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哲学基本问题及不同的哲学流派基本问题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唯物主义: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古典、朴素: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实物相同点: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同点:对于物质是什么的理解不同机械、形而上学:物质是粒子、原子辨证:物质是一切客观实在唯心主义: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②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主观唯心:人自身的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相同点:都

4、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不同点:对于构成世界本源的意识是什么有着不同的理解客观唯心:独立于人以外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源基本问题二: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人的意识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即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人的意识不可以认识客观世界,即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衍生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形而上学:世界是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辩证法:世界是联系、全面、发展、矛盾5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的两大历史贡献就是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6.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①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②它不依赖于我们

5、的感觉而存,③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物质的定义方式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9.物质和运动:①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②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③方法论:脱离物质谈运动,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导致形而上学。运动等于变化10运动与静止:①静止的定义: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对立统一):相区别,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相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③方法

6、论批判:夸大静止,否定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扩大运动,否定静止,将导致诡辩论的错误。11物质运动与时空:①时空的定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②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③时空的特点:客观性、有限性、无限性、相对性、绝对性。④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1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②社会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3世界

7、的物质统一性原理①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符合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符合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二)意识观14.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①意识的定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②意识的产生:三个发展阶段(一)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三)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③意识产生的影响因素: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