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

ID:35759584

大小:66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6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_第1页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_第2页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_第3页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_第4页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秋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分层作业宋明理学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分层作业(二)宋明理学(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图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的一幅图画,从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即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是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  )【导学号:14322026】A.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B.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C.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D.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B [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三教合一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A项错误;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三教合一的局面推动了理学的产生,B项正确;三教共存一碑,无法体现佛

2、教的主流地位,且佛教处于主流地位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是三教合归于儒,D项错误。]2.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  )【导学号:14322027】A.世界本原之争B.求理途径之争C.理的内涵之争D.理气关系之争B [朱熹认为理在心外,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认为理在心中,主张通过反省内心,达到认识理的目的。二者的最大分歧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B项正确;二者都认为“理”是宇

3、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都认为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制度是天生的道理,不允许改变和破坏,A、C两项错误;“理”指客观规律,“气”指物质实体,二者都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都属于唯心主义,D项错误。]3.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导学号:14322028】A.“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C.心即理也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主张“

4、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人欲”是指不符合“天理”的那些欲望,即“私欲”,因此A项正确;C项是王阳明的观点,排除;B项错误,“人欲”是违反儒家伦理道德的欲望,与正常欲望不是一回事;D项说法片面,排除。]4.“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导学号:14322029】A.有所为有所不为B.格物致知,自我修行C.自我克制,廉洁奉公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C [根据题目,朱熹的“天理”

5、和“公”在社会道德的反映是“三纲五常”,其中对于官员来说,应当严格遵守“君为臣纲”。“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追求“天理”的方法论,强调的是实践,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C项正确;题目中讲了“公”对于大官、小官的共同重要性,并未涉及权贵,故D项错误。]5.《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导学号:14322030】A.良知即天理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C.格物以求理D.存天理,灭人欲B [题干信息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

6、故选B项。]6.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王阳明更(  )【导学号:14322031】A.注重德性培养B.强调主体意识C.认同先秦儒学D.追求个性自由B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都注重德性培养,A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理在心外,主张格物致知,“天理即是人欲”强调理在心中,主张不断地进行内心反省以达到认识理的目的,B项正确;理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C项错误;理学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不会追求个性自由,D项错误。]7.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人心固有的善性。以下关于“致良知”的评述准确的是( 

7、 )【导学号:14322032】A.实现途径是格物致知B.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是对二程理学的完全否定B [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的途径,达到“致良知”,A项错误;“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纲常伦理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B项正确;“致良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C项错误;王阳明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D项错误。]8.王阳明《泛海》诗云:“险夷原不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