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

ID:35764036

大小:372.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4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南水北调为例试题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

2、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答案:1.C 2.D导学号63794030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打通东线穿黄河隧洞,并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实现调引长江水至鲁北地区,同时具备向河北省东部、天津市应急供水的条件。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关于a、b两地段其周围所在大地形区叙述错误的是(  )A.a地区年降水量较大,但该地区仍然缺水B.b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缺水较严重C.a以南的大地形区发展农业应因地制宜,以立体农业为主D.b以西的大地形区以鱼塘—台田方式治理低洼地4.关于利用隧洞在黄

3、河河床下输水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河该河段含沙量大,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宜采用河床下输水 ②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无须提水跨越黄河 ③有利于降低东线工程的运行成本 ④对技术要求较低,施工难度小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3题,a地区在江苏南部,由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之长江流域冬季降水量少,还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b地是南水北调调入地,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地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应发展立体农业;b地以西的大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治理,而不是低

4、洼地的治理。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自扬州至黄河段需要逐级提水,自黄河至天津段可自流;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大量泥沙易淤塞河道;东线穿黄河隧洞可使北上江水经隧洞在黄河河床下自流通过,建设隧洞使施工投资较大,建成后自流使供水的运营成本降低;穿黄隧洞在河床下建设,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答案:3.D 4.B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图,完成第5~6题。5.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后(  )A.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B.黄河以南的京杭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C.长江径流量会大幅度下降D.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将发生显著改变6.下列

5、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B.乙处可以利用地势自流送水C.机械化水平低导致丙处每年夏季农作物收割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D.丁处石质荒漠化问题严重解析:第5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河北等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等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长江水系庞杂,调水工程对长江径流量的总体影响不大;调水工程对黄河南北的干湿地区范围的影响有限。第6题,甲处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乙处地势北高南低,不能自流;丙处夏季有“梅雨”,影响农作物的收割,导致收割时间相对推迟;

6、丁处位于黄淮平原,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答案:5.B 6.A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完成第7~8题。7.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8.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影响有(  )①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②有效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渭河流域缺水的问题 ④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7、D.①②④解析:第7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无结冰期而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水量变化较小而且径流量大;渭河属于黄河流域,含沙量要大于汉江。第8题,该调水工程可以促进渭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缓解该区域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这一问题。大型工程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答案:7.C 8.D二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的市内四区供水超过20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青岛市区的用水需求。据此完成第9~10题。9.“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生活用水

8、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10.“引黄济青”工程每年到冬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