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

ID:35764477

大小:910.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秦的统一——(b)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九原郡,修筑长城和“直道”。(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3.统一的影响(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微点拨 秦统一前称“秦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统一之后,称为“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

2、的封建王朝。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1.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官僚政治)(1)建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3)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③地方官分工明确。(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皇帝制度的建立(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点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②皇权至上,国家

3、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③皇位世袭,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微点拨 关于郡县制的三种认识误区(1)郡与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秦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2)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和发展;(3)秦亡是因为秦朝的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主题一 秦统一全国及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1.秦统一中原的过程解读 (1)从秦灭六国路线可以看出秦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2)巧记统一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2.秦统一疆域图凸显的历史信息解读 (1)结束了混战,实现了全国

4、统一。(2)疆域由中原向四周扩展,扩大了帝国规模。(3)四个统一,保障统一局面。①交通统一:修筑驰道、直道;移民边地,加强对地方、边远之地控制。②文化统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市场统一,心理认同,文化认同统一。③政令统一: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政令畅通于各地。④意识形态统一:法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1.历史上对秦统一的态度:拥护与赞颂史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

5、之《读通鉴论·秦始皇》论从史出 强调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稳定,惠及万民与后世。史料二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贾谊《过秦论》论从史出 秦统一符合民心所望,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生活改善,得到天下拥护。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史料 论从史出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爵位世袭、地方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中央

6、集权不显著。②统一条件下实行、由皇帝任免,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任期限制。1.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秦代统一是历史转折点政治建立皇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必修1)经济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必修2)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必修3)选修选修4:秦始皇——千古一帝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进行划分继任制度诸侯爵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

7、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于中央主题二 以皇权为核心的权力运行机制1.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特点史料 朕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总揽威权,柄不借下。——《史记》论从史出 凸显皇权至上,皇权独尊,君主专制集权特点。2.服务于“皇家”还是服务于“国家”——“家国一体”史料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