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

ID:35764972

大小:183.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整合提升纵向贯通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

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考题例证1] (2018·日照模拟)18世纪法

3、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解析:从材料“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答案:D二、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4、2.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思想解放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5、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考题例证2]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解析:文艺复兴主张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宗教改革则依然坚持宗教信仰,说明两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故C项正确。答案:C横向链接一、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的异同1.相同点。(1)都重视关注人与人类社会

6、。(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民的根本。2.不同点。项 目儒家思想古希腊人文精神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强调社会中的“人”,强调每特别强调人的“个体”,强调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人的主观感受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重视伦理道德,对维护封建专制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考题例证3] (2017·晋中模拟)孟子认为“人性

7、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C.实行民主政治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解析: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对人的教化,不是研究人本身,故A项错误;“人性之善也”“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说明二人都强调教化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不符合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B二、欧洲启蒙运动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1.启蒙运动鼓励了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

8、。如: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