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

ID:35778626

大小:25.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7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_第1页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_第2页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讲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用类阅读微专题6+1[专题微语]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6+1”答题法。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运用举例:示例1 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2、2016年山东卷第19题)答案 ①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②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剖析 (1)指向情节: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2)指向人物: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3)指向手法(结构上):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4)指向主题: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5)指向环境、

3、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示例2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答案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剖析 (1)指向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2)指向人物: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3)指向主题:使主题更突出。(4)指向环境、手法、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示例3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2017年江苏卷第16题)答案 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

4、”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③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④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剖析 (1)指向手法(结构上):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2)指向人物: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3)指向环境: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4)指向语言: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5)指向情节、标题、读者、主题等方面均无。示例4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17年浙江卷第13题)答案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

5、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剖析 (1)指向情节: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2)指向手法(情节技巧):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6、3)指向读者: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4)指向标题: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5)指向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均无。示例5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第6题)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剖析

7、 (1)指向主题: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2)指向人物: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3)指向手法(效果):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4)指向情节、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这种“6+1”答题法在针对具体题目时,要素组合相对灵活,如:“3+1”组合:情节+人物+标题→主题“4+1”组合:情节+人物+环境+手法(效果)→主题甚至还有“5+1”组合、“6+1”组合、“7+1”组合等多种组合模式。这种“6+1”答题法

8、的思维核心是抓住小说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读者)的联系,是一种联系性、整体性思维方式。二、小说“6+1”答题法的使用小说“6+1”答题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说阅读的规律和答题特点,应该成为我们答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