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

ID:35781624

大小:33.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7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材分析:《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诗人通过一系列动词“开”“回”“出”“来”,把天门山景物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展现了楚江不可阻遏的气势;一个开字,把澎湃的江流那不可阻挡的气势,表现得形神俱足。“回”----展现了江流激荡的雄姿;一个回字,既映衬出山势的险峻,又展示了江流的雄姿。由“开”到“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把长江流经天门时的壮观景象生动逼真

2、、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出”----展现了蔚为壮观的景象;一个出字,把两山隔江对峙,争奇斗胜得景象写活了,给我们展现了蔚为壮观的动人景象:江水湍急,舟行轻快,两岸青山双双对对出来迎接,真是情意殷殷啊!“来”----展现了轻舟飞驶的动态。“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山高水险,水流湍急,一叶扁舟,乘风破浪,飞驶而来,令人体察到乘舟人此时此地的畅快之感和愉悦之情。诗人从“日边来”,带着满腔豪情而来。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

3、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教学目标:1.会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诗句中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词义句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3.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解诗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4.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

4、、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是体会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揭示课题。1.在以前的学习和阅读中,同学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我们来背诵古诗,好不好?学生自愿背诵李白的古诗。(5首)2.同学们朗诵得真熟练,感情也很丰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板书:李白)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4.教师评议。(课件出示2)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

5、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万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仙”。5.学生阅读资料,教师谈话导课:是啊,李白是中国唐代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

6、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望天门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望天门山》(齐读)【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李白,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刚才让老师领略了你们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现在再去过难关,有信心吗?(课件出示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那就赶快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待会儿老师检查,看谁读得好。3.你们刚

7、才的表现也激起了老师的表现欲,我也要读一读。(师范读)现在你们是否也想读?你觉得我哪里读得不错,欣赏我的,你可以学习我的,如果你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你就读出你自己的感觉。4.指名读,大家注意听他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点评。(课件出示4:生字)duànchǔzhìɡūfān断楚至孤帆(1)注意读准翘舌音“楚、至”,前鼻音“断、帆”。(2)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换一换:“继”换掉“纟”,加上“斤”,就是“断”;“定”换掉“宀”,加上“林”,就是“楚”;“狐”把“犭”换成“子”,就是“孤”。减一

8、减、:到—至,变成“至”。加一加:“巾+凡=帆”。5.男生来读读。女生来读读。全班一起读。6.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画画。7.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课件出示5)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三、小组合作,再读学习。1.为了把课文读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再来读课文。可以对照注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