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35897672

大小:1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2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1.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2.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 D.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3.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4.《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3、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D.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5.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6.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

4、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7.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  )A.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       B.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C.谥号具有舆论监督

5、作用       D.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7-8.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纲常伦理    D.天人感应理论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

6、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0.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理学”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1.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  )A.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B.提出“格物致知”

7、,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12.朱熹说:“天地之间,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形而下之器也;形而下之器,自有形而上之道;就形而下之器,穷形而上之道。”这体现了朱熹理学(  )A.修养论中坚持格物致知的实践方法   B.社会实践理论中坚持道统论的观点C.理气对立,存天理灭人欲的义利观   D.理一气二、理气统一的哲学观点13.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

8、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  )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        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14.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