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

ID:35938169

大小:863.3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26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_第1页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_第2页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_第3页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_第4页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中地数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案三.高考物理中的数学问题  (一)问题概述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是学习、研究高中物理的两种主要方法.唯有数学才能以最终的、精确和便于讲授的简明形式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并应用于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中.作为选拔性的全国高考,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考场中游刃有余,稳操胜券.在高考物理中出现数理结合的问题有助于选拔人才,这不仅符合高考命题的原则,同时对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使考生真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考物理复习中渗透数学思想,归纳总结处理物理问题的数学方法

2、和技巧,引导考生运用灵活多变的数学工具求解数学问题是很有必要,并且是很有益的.一.渗透代数思想代数方法是高中物理中数学方法的核心.其实质是把物理问题“翻译”成数学方程.代数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极其广泛.物理题目众多且千变万化,但总的看来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跟踪物理过程为主要手段的过程分析类;其二是理清物理状态为主要手段的代数计算类.代数计算类尽管最先被应用,但是将数学代数赋予一定的物理意义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有时不免出错.因此在物理中渗透代数思想就显得极有必要.(一)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ax2+bx+c=0,若方程有实数解,则判别式∆=b2−4ac0,若方程无实数解,则∆<0.求解物理问题时,如果列出方程数少于未知量,而经联立整理后是关于某一未知量的二次方程,则可根据该物理量是否存在实数解,利用判别式应满足的条件,列出一个新的关系式进行求解,使方程式的性质得到巧妙的应用.图3-3-1例1 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间的距离大于l(l比2r大得多)时,两球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

4、速度v0沿两球连心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如图3-3-1所示.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v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分析和解 A球向B球接近至A、B间的距离小于l之后,A球的速度逐步减小,B球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两球间的距离逐步减小.当A、B的速度相等时,两球间的距离最小.设从两球心间的距离等于l开始经过时间t后,A、B两球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两球刚好接触,s2-s1=l-2r.3个方程中有s2、s1、v0、t4个未知量,由上述三个公式可整理成t的一元二次方程,要两球不发生接触,则t无实数解,有∆<0,则标准文档实用文案.

5、图3-3-2例2 如图3-3-2所示,用细线把质量为M的圆环挂起来,环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它们可以在大环上无摩擦地滑动.若两个小环同时从大环顶部由静止开始向两边滑下,要使大环升起,其质量M应该多大?图3-3-3  分析和解 设大圆环的半径为R,并设当小环滑到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的瞬时速度为v,此时大环对小环的弹力为N,如图3-3-3所示.隔离右环,有解得:N=mg(2-3cosθ),图3-3-4对于大环,受力情况如图3-3-4所示.要大环有上升的趋势,须满足2Ncosθ≥Mg.得2mg(2-3cosθ)cosθ

6、Mg,将上式取等式极限情况,并整理得6mcos2θ-4mcosθ+M=0,上式关于cosθ的二次方程应有实数解,则∆0,即(-4m)2-23Mm0,得. (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性质很多,常用到的重要性质是x1+x2…xn≥(xi>0).且当x1=x2=…=xn时等式成立.对于求解极值的物理问题,若最后得出的式子中含有无法直接消去的未知量,可考虑利用不等式的上述性质,变求和式为求积式,或变求积式为求和式.若新的式子中未知量能够消解,难以处理的消元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例3 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与一个质量为M的初始的粒

7、子正碰,碰撞后有一定的能量E被贮藏在M粒子中.问m粒子必须具有多大的初速度v0?分析和解 设碰撞后,M、m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有mv0=mv1+Mv2,,列出的两个方程中有v0、v1、v23个未知量,由上述二式消去v1可得,即m具有的最小速度应为.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例4 如图3-3-5所示,两带电量均为+q的点电荷相距2r,求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上场强的最大值及最大场强的位置.  分析和解 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取一点P,由图3-3-5可知E1=E2,因此有)θPE2EE1θ(qrOrq图3-3-5上述两戒有E

8、P、E1、θ三个未知量,联立得显然,当时,EP有极大值,此时(三)利用配方方法求解配方法求极值是数学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即将两数式中的自变量进行配方整理,化成与一常量差的平方,只要使自变量等于该常量,使能得到函数的极值.对于物理极值问题,当得出的式子中含有物理变量的二次方时,利用配方法既可消元,同时又可求出了物理极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