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35952058

大小:36.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6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2. 民主选举是古代

2、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3. 在伯里克利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A.

3、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4. 古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500人又均分为10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执委会再抽签一人出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主席,掌管金库钥匙和国玺,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A.突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B.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运行机制得到法律的保障D.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

4、用5. 管仲在齐国推行了“官山海”政策,通过垄断制盐业和冶铁业的运营,沉重打击了齐国的私营盐铁业,使盐铁业重新回到“工商食官”状态。这种做法的主要影响是() A.恢复西周的“工商食官”政策    B.推动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C.促进经济国有化政策的产生      D.促进官营手工业的产生6. 郭沫若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所谓国,其实仅仅是一个大宗或小宗,所以动辄便称万国万邦。”这说明(  )A.宗法制使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中国古代社会有家国同构的特点C.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国家  D.—个

5、宗族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7. “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材料意在说明周代()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 8. “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6、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9. 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齐国的邹忌、秦国的张仪等,都是执掌大权、声名卓著,但却出身寒微的卿相,并且这些新起者亦不再被分封。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世卿世禄制趋于瓦解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确立   D.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10.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

7、最准确的理解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D.秦律具有公正性11.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A.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B.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C.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12. 东汉章

8、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B.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C.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D.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13.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