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

ID:35964636

大小:9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28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第1页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第2页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第3页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第4页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教案八年级下册)教学案例一【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教学难点】  各地区域自然地理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读图、讲解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方法一:挂出“中国地图”让学生说说去过什么地方,与北京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方法二:电脑显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内蒙古草原景观”“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  以上几位同学的介绍,说明我国各地方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是不均一的,有差异的。

2、  教学设计:  新课: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学生活动)  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  (1)中国地理总论中学过哪些地要素?(行政区、地形、气候、河湖流域、农业、工业等)  (2)以北京为例,讨论其多种“身份”。  小结:  区域划分的依据有多种,区域的类型也有多种,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结合教材活动“尝试划分区域”,落实对区域的理解。  (1)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分布。  (2)在图上划分出各种区域:山区、平原、林区、农耕区。  (3)

3、提出问题: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以什么为依据。  3、结合教材活动“生活中的区域”,模拟打长途电话或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  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100009”“10”一级行政区划中的北京,“1000”下一级行政区划中东城区邮电局,“09”投递局的代码。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教学设计)  1、屏幕显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通过界限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区域的位置。  2、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

4、学生分析两界限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季风影响)  学生活动:  讨论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体现出的区域特征。  (半湿润)(干旱)  3、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观察界限B,其主导因素是什么?(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因素)  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根据教材活动“区域界线的判定”中地势阶梯与界线部分的示意图,观察界限C,说明影响因素地理因素)  5、小结:完成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比较表格。  名称位置范围主要省区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我国季风区北部冬季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5、我国季风区南部冬季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非季风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寒冷。  板书设计: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教案八年级下册)教学案例二【教学重点】  1.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归纳法等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

6、区图、中国降水量线图、中国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景观图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法指导师生活动新课引入一、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1、认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理区域特点 2、不同地理区域的划分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区域的名称2、区域间的界线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举例说出各种类型的区域,如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并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然后,选取一个

7、学生熟悉的区域(如当地),让学生讨论它有多少种“身份”。 尝试区域的划分,以本市的实际为例,分别从地形、农业等方面让学生来划分区域。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有明确的指标。设疑思考:假期中有的同学外出探亲或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哪位同学能够从中国地图中大致确定你去的地区,你看到的景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差异?学生活动: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从而引入新课。设疑思考:教材为我们提供的四位同学描述的地理区域有何不同?我们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区域吗?学生活动:参考教材尝试对生活的地区进行描述。教师活动:结合教材提供的活

8、动落实对区域划分的理解。(1)首先带领学生阅读图中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的分布。(2)分组,在同一张地图中,由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分出山区的范围,另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分出平原的范围,说明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