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

ID:3597655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_第1页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_第2页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_第3页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素材D3-L45-《冯至传》(节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素材第45课《冯至传》(节选)冯至的《十四行集》,为了充分表现诗意情绪的开阖、升降、运转自如,非常注意内在旋律的安排,如第二首:一二行音速和音调是中度的。三四行的音调是明朗、抒情的色彩。五至九行是一个音乐段,有相对完整的旋律。十至十一行是一个音乐段,仿佛带有过渡性质,十二至十四是一个音乐段,也相对完整,而与一、二行的旋律有照应。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这首诗中,一连三次写下了这样格调的诗句:“我们安排我们在这时代”,“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这似乎成了诗的旋律的主体之一,增加了音乐旋律的柔和

2、性,突出了音乐旋律的基调。这首诗的脚韵也很有特色,一、四、五、八、十、十二、十四行同押一个韵,二、三行押一个韵,六、七行押一个韵。四、五行都押韵,增加了旋律的连接性。再加上“脱落”、“棵棵”、“默默”这些双声叠韵,音乐旋律更显得明显,优美。十四行诗第一首所暗示的是,每一个生命要准备承受意外的奇迹,用生命去换取奇迹。第二首表现的,是自然界的万物,都会“蜕化”,走向死亡,化作永久的存在。第三首写高高的有加利树,像一位高大的圣者,不断地变化,但在凋零里生长;“我”愿以它为榜样,化作大树根下的泥土。第四首歌咏鼠曲草,它是名副其

3、实的贵白草,不要一切名称,平凡地生活,一切好听的颂歌,都被拒绝,在这种否认里完成了它的伟大。第五首写威尼斯。这是一座水城,由118个小岛和连接各岛的400座桥组成。诗实写威尼斯城,象征人类社会。一个一个岛屿象征一个又一个人类集体,桥似人与人拉一拉手,楼窗如人向人微笑。诗人忧虑的是害怕楼窗关闭,“桥上也敛了人迹”,也就是人与人隔绝。第六首表现了对人民深重苦难的同情,但似隐含着对狭窄的心,歌哭仅仅局限于一己的人生的批评。第七首的创作契机源于“敌机空袭警报时,昆明的市民都躲到郊外”。意在警醒人们:大家有共同的安危,共同的命运

4、,共同的责任,心靠近了,情相融了,但不要事过即忘,重闹纷争。第八首写旧梦,人想飞入星辰,今人仍如此,但旧梦已化作陨石,天上,人间,都是纷纭世界。第九首写一个战士长年处于生死边缘,在堕落的城中,他是罕见的古代英雄;千百年后他回到这里,仍无变化。最后两节写战士因为超越了堕民,堕民也就无法拖住他。第十首写蔡元培。这位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坚持民主、自由、正义,不掘不挠。诗前八行写他生的伟大,似长庚星和启明星;后六行写他死后的影响。第十一首写鲁迅。诗人以崇敬之情,以个人与鲁迅交往的经验中,表现了这位文化伟人对年轻一代

5、特别的爱和希冀。第十二首着急表现杜甫生活的艰辛,和他的爱“一丝一缕在人间”。第十三首写歌德在平凡的生活中写出不平凡的诗篇,一生都在蜕变,死中得生,死中永生。第十四首是献给梵高的,用画家的一幅幅表现穷苦人的画,间接地暗示:“你可要/把那些不幸者迎接过来?”第十五首从一队又一队的驮马,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而上的问题:“我们的实在”,“从远方什么也带不来,从面前什么也带不走。”第十六首将具体的抒写与表现宇宙万物的“呼应”和“关联”的理念,糅合在一起。第十七首巧妙地将无名行人踏出来的“原野的小路”,和男女老少在“我们的心灵原野

6、里”走出的小路连在一起,并进一步告诉人们:“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第十八首在“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我们的存在,如同原野中的树、湖光、辽阔、永恒。第十九首深情中发现“别离”时的种种感悟。第二十首在复杂中显示单纯,实写面容、语声和生命的联系;这不管在什么情境下,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第二十一首写狂风里的暴雨下,任何东西都会扩大距离,但这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而是生命的各自选择。第二十二首在深夜深山夜雨的山村中,似乎一切“都在雨里沉埋”,“我”祈求“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也就是暗

7、示,心要容纳整个宇宙。第二十三首前三节纯系铺垫,写母狗把初生的小狗从阴暗潮湿的地方衔到阳光和温暖的墙前,诗的最后一段陡出诗意:这一次经验会融入小狗的将来的吠声,在深夜里吠出光明。第二十四首述说动植物的生命与生命相通相连,它们的歌唱和飞翔,都是新的永生。第二十五首写无生命的静物及天、海和飞鸟、睡梦中的人,都有心性相通之处。第二十六首也是从走熟悉的小路,到生疏的路,意外地走到了林中自己的住处,从而提出一个问题:客观事物要求我们时时有新的发现,即使是最熟悉的东西。第二十七首从椭圆形瓶里的水、风旗,启示读者应努力“把住一些把不

8、住的事体”。冯至还说,由于受里尔克1922年2月23日致友人信下面一段话的影响,才敢大胆地写变化十四行。里尔克指出:我总称为十四行。虽然是最自由,所谓最变格的形式,而一般都理解十四行是如此静止、固定的诗体。但正是给十四行以变化、提高、几乎任意处理,在这情形下是我的一项特殊的实验和任务。在里尔克的启示下,冯至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