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

ID:35987649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29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_第1页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_第2页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_第3页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_第4页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批评史(先秦至明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学批评史复习资料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萌芽阶段。美刺说:通过创作诗歌对政治情况和人物进行赞美和讽刺的观念。言志说:把诗歌看作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露,这种观念概括为“诗言志”。赋诗言志:是指引用《诗经》中已有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断章取义:赋诗者不管原诗(诗经)整体内容,只取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观志和观风:从听诗的角度说,就是观志和观风。反映了听诗者所观所知之志。三不朽:言辞很重要,可以使人不朽,但其地位在德行、功业之下。孔子的文学观:论《诗》主张:孔子以《诗》为修身之具。又从政治、外交方面说明《诗》的效用。孔子

2、论诗带叙孔子论乐的一些言论,重视中和之美,对内容和形式都很注意。“兴观群怨”:兴就是以诗中所说的事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相联系比照,从而获得启发。观就是与春秋时以《诗》观志、观风一致。群:群居相切磋,是说《诗》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和谐关系。怨,是说《诗》可以用来表达怨情。“思无邪”:学习诗三百,是要使人归之于正,这也成为后诗一些论者主张诗歌发挥教化作用的理论依据。孟子的文学观:以意逆志说:孟子要求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当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去体会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知人论世说:要比较正确理解作品的

3、内容,除了以意逆志以外,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比较好的方法。知言养气说:气指道德修养。知言是指辨别言辞的能力。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实质的能力。荀子的文学观:宗经、征圣、明道说的先声: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通过后天的修养方能向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天下之道体现于圣人,而圣人的事迹见于经典,说《诗》是圣人之志的体现。言辞辩说:荀子力图对各种学派进行总结性批判,以自己的学说统一论坛,扬言君子必辩,认为辩说是学者重要的修养。《乐论》:批判墨子的非乐思想,认为为了

4、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必须重视礼乐的社会作用,认为人的情感欲望属于本性,只能加以引导和节制,礼和乐的作用即在于此。道家老子、庄子的文学观:自然无为说:老子和庄子都强调“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其社会思想都有要求回归上古简质淳朴时代的倾向。对于文采、音乐、言辞、辩说都持否定态度。他们的书中都体现出追求真淳人格,反对虚伪的精神。第二章:汉代的文学批评诗大序: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诗大序》也称为《毛诗序》,认为诗歌是人们内心的想法、情感的外现,是抒情的手段。《诗大序》非常重视诗与政教的联系。首先认为诗歌是政治、社会状况的反映,是教化的

5、手段。其次,重视诗歌对政治、社会的功用,是“刺上”的手段。主文而谲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主文是指诗与音乐相配合,“谲谏”是若即若离,不直说的意思。这是说《诗经》作者讽谏时不切直刻露,而是委婉曲折的方式进行。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依经主义:经学化的诗学思想。例汉人评屈原《楚辞》,儒学评司马迁。司马迁的文学观:发愤著书说:认为“立言”是特别重要的任务。认为《周易》《春秋》《诗经》等作者都是在遭遇不幸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主张想法表达出来,才发愤从事著书的。不幸的遭遇可以激励作者的志向,坚定立言不朽

6、。对屈原的评价:第一个对屈原评价的是刘安。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对《离骚》政治意义和屈原高贵品质的认识。对司马相如的评价: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赋持肯定的态度,而此种肯定,乃是由于认为其赋有讽谏作用,有益于政教,并不是从艺术特色立论的。对于赋中夸张描述,认为是虚辞滥说,不合事实。扬雄的文学观:扬雄:西汉末期的哲学家、赋家、语言学家。儒家思想浓厚,“非圣哲之书不好也”模拟《周易》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语言学著作《方言》。征圣、宗经的主张:以儒家圣人的言论为是非标准。圣人去其书在,《五经》是最高典范,“在则人,亡

7、则书,其统一也。”论赋:“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重视讽谏作用,因此觉得赋徒有美丽之观,但讽谏过于委婉,采取了激烈的批判态度。认为与汉赋与原来讽谏的初衷相违背,只不过取乐君王,无教化作用。对屈原的评价:对屈原作品评价很高,但是在称赞同情屈原的同时,又对屈原的不能抽身远引而自沉湘流表示惋惜和不理解。班固的文学观:对屈原的评价:对屈原忠诚于国家的品质给予肯定,但对他始终不渝的斗争意志和投江行为加以批评。对《离骚》中运用神话传说,大胆想象的写法表示不满。对司马迁的评价:肯定《史记》的实录精神和善于叙事、文辞等方面优点,但对其不合儒家思想之处

8、加以批评。王逸的文学观:王逸:东汉文学家,著有《楚辞章句》是现存是早的《楚辞》注本。除注释字句外,对作品产生背景和思想艺术特色作了说明和评价,立论比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