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

ID:35988714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2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_第1页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_第2页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_第3页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_第4页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案猴王出世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猴王出世(教案)基础目标:1.略读课文,借助拼音和注释,读准“遂、獐、猕”等8个会认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核心目标:2.体会课文中的“猴王”形象。3.初步感知《西游记》的语言特点。4.进一步学习批注式的阅读方法。延伸目标:5.激发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兴趣,感知“猴王”形象的意义。预习题设计:1.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划记下来,猜猜大致意思。2.你觉得课文哪些词语或句子很有特色,摘抄下来,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特色。3.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的猴子。用五个词语填空,并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摘抄下来。教学流程:课前谈话:背景视频片段:动画片《西游

2、记》片头曲。“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五行大山压不住你,蹦出个孙行者……”尽管看了几遍,但看到我们喜欢的猴哥如此滑稽可爱地出现时,还是会像同学们一样,觉得很好笑。希望这段视频的轻松幽默感觉,能陪伴我们度过愉快的一节课时光。一、预习交流,读通课文。(10分钟)1.入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开篇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我们的21课,节选自这一回。板书“*”,这是本单元又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同学们根据预习作业,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提出了一些难读难懂之处,一起来瞧瞧。(1)生字词语预习检测:遂獐猕猿顽镌石窍丛杂上溜头滚瓜涌溅拱伏无违抓耳挠腮伸头缩

3、颈逐排出示,第一排,齐读。第二排,指名读。这些词语跟我们现在的用语习惯有了很大的差别,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意思吗?第三排,指名读,请学生用动作演示理解词语。在课文中这样的词语你还能找到哪些?(2)猜大意:(真好,同学们的词语百宝箱里又多了一些宝贝!下面这些句子也很有意思呢,来读一读,猜一猜大意吧!)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众猴听了,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分三次出示这三个句子。指名读第一句,猜大意。“开辟”指的是盘古开天地。指名读第二句,用手势演示意思。第三个句段,用现

4、在的话说说,齐读。这些词语句子读下来,同学们对这篇古代白话文著作的语言有了初步印象。三、品文字,析形象。(25分钟)1.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些难读难懂,但是,我们囫囵吞枣地读,也能大概知道情节。2.《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说,怎么说?板书:石猴————————猴王瞧,同学们自学得真不错。可以把这两个短语分别写在对应的段落后,作为提要式的批注。3.读书交流。这只猴子有很多的名字,你心目中,觉得哪个名字最合适?(美猴王、石猴、孙行者、猴哥、孙悟空、齐天大圣)有人说,这就是一只猴!也有人说,这不仅仅是一只猴子,他是王是圣,还是佛!动画片里电视剧里的猴

5、王我们很熟悉了,我们能否在文字中找到他清晰的形象呢?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围绕这道预习题,每个同学都特别用心地自学课文,写下了自己对课文中猴王的理解,这些体会很有见地。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阅读大聚餐,分享同学们的预习成果。(出示同学们的读书感受统计。)3.我觉得你们真会读书啊。每个同学在写出自己的见解时,都引用了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我发现很有意思,有的句段给每个同学的感受都一样,有的同样一段话,给每个同学的感受却不一样。咱们一起来读读,在这些文字中,活跃着一只怎样的猴子呢?(1)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6、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16个同学找了这一句,黄岳桐、王雅诗、罗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说说你的感受。你从这段里读出了?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大家从这段话中得到的感受都是“神奇”。充满想象力的语言,为我们描写出一只石猴的离奇出世。《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之一,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之处比比皆是,我们再来瞧瞧这一段:他将那宝贝颠在手中,叫:“小!小!小!”即时就小做一个绣花针儿相似,可以摁在耳朵里面藏下。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猴王真个去耳朵里拿出,托放掌上叫

7、:“大!大!大!”即又大做斗来粗细,二丈长短。——《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读到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呢?既叫人惊异,又仿佛真有其事。这样的奇幻鲜活文字,要如何去读呢?我们来听听评书大师单田芳是如何表现“石猴出世”这一段的。听评书。《西游记》本就来自于评书,又叫说书。评书一般是章回体,故事讲完一个回目,最后总有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传统的评书还穿插许多赞赋诗词。出示原文——描写花果山的赞赋骈文。因为这些对于我们小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